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行政立法的法理定位 | 第12-21页 |
(一) 管理论对我国行政立法的导向及其缺陷 | 第12-17页 |
(二) 控权论对行政立法的利益导向及其局限性 | 第17-19页 |
(三) 平衡论:我国行政立法指导思想的定位选择 | 第19-21页 |
二、行政立法“部门利益”倾向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 第21-31页 |
(一) 行政部门职能定位失衡 | 第23-24页 |
(二) 公共利益、部门利益和相对人利益失衡 | 第24-28页 |
(三) 行政立法程序失衡 | 第28-30页 |
(四) 内外监督机制失衡 | 第30-31页 |
三、平衡论对控制行政立法“部门利益”倾向的回应 | 第31-47页 |
(一) 制约与激励并举的平衡立法理念 | 第31-33页 |
(二)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平衡立法的推动 | 第33-35页 |
(三) 行政主导与起草者中立相融合的平衡立法措施 | 第35-39页 |
(四) 民主参与和充分利益博弈下的平衡立法程序 | 第39-44页 |
(五) 分权制衡与监督机制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