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沈阳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及其协调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15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理论意义第12-13页
     ·现实意义第13页
   ·研究方法第13-15页
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5-24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15-20页
     ·人地关系理论第15页
     ·城市人居环境科学第15-16页
     ·循环经济理论第16-17页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17-18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8-19页
     ·协调发展的理论第19-20页
   ·国内外人居环境研究概况第20-24页
     ·国内城市人居环境研究概况第20-22页
     ·国外城市人居环境研究概况第22-24页
3 研究区概况第24-30页
   ·自然概况第24页
     ·地形地貌第24页
     ·气候第24页
     ·水文条件第24页
   ·经济概况第24-26页
     ·经济综合实力第25页
     ·产业结构第25-26页
   ·人居环境概况第26-30页
     ·自然生态环境第26-27页
     ·人工建设环境第27-28页
     ·人文社会环境第28-30页
4 沈阳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研究第30-41页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30-31页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30页
     ·全面性原则第30页
     ·层次性原则第30页
     ·区域性原则第30页
     ·可操作性原则第30页
     ·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第30-31页
   ·指标体系的构成第31-32页
   ·沈阳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第32-35页
     ·层次分析法第32-33页
     ·确定权重第33页
     ·原始数据的获取及计算结果第33-35页
   ·沈阳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动态分析第35-41页
     ·1990~1998 年波动发展阶段第37-38页
     ·1999~2001 年稳定发展阶段第38-39页
     ·2002~2005 年快速发展阶段第39-41页
5 沈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研究第41-48页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41页
     ·全面性原则第41页
     ·代表性原则第41页
     ·可操作性原则第41页
     ·可获得性原则第41页
     ·独立性原则第41页
   ·指标体系的构成第41页
   ·沈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第41-45页
     ·因子分析法第41-42页
     ·计算方法及工作原理第42-43页
     ·原始数据的获取及计算第43-45页
   ·沈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动态分析第45-48页
     ·1990~1995 年低水平快速发展阶段第46页
     ·1996~2001 年中水平稳定发展阶段第46页
     ·2002~2005 年高水平飞速发展阶段第46-48页
6 沈阳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第48-56页
   ·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第48-53页
     ·关联度的定义第48-49页
     ·灰色系统协调度计算模型第49-51页
     ·沈阳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计算第51-53页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度分析第53-56页
     ·人居环境总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分析第54页
     ·人居环境子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分析第54-56页
7 优化沈阳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第56-62页
   ·人居环境优化对策第56-60页
     ·自然生态环境方面第56-57页
     ·人工建设环境方面第57-59页
     ·人文社会环境方面第59-60页
   ·经济优化对策第60-62页
     ·推行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发展道路第60页
     ·迅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拓展中心城市功能第60页
     ·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外向度第60-62页
8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后记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区机场高填方体沉降变形控制与评价--以四川康定机场为例
下一篇:基于遗传编程和键合图的机电系统非线性对象辨识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