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管道运输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 | 第13-17页 |
·国内外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第17-25页 |
·基于硬件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 | 第17-20页 |
·基于模型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 | 第20-23页 |
·基于信号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 | 第23-25页 |
·其他的方法 | 第25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 第25-27页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25-26页 |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石油输送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方法研究 | 第27-41页 |
·泄漏检测原理及定位公式 | 第27-29页 |
·泄漏检测原理 | 第27-29页 |
·泄漏定位准确的关键 | 第29页 |
·时间差对定位准确的影响 | 第29-33页 |
·GPS校正首、末端计算机系统的时间 | 第29-32页 |
·首末站压力变送器的动态响应时间差 | 第32-33页 |
·管道输送介质温降分析 | 第33-35页 |
·输送管道负压波的传播速度 | 第35-37页 |
·沿管程传播速度变化的负压波定位方法 | 第37-41页 |
第三章 动态压力变送器的硬件设计 | 第41-79页 |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第41页 |
·传感器模块的设计 | 第41-47页 |
·晶体的压电效应 | 第42页 |
·常见的压电材料及其特性 | 第42-43页 |
·压电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 第43-46页 |
·压电传感器的结构 | 第46-47页 |
·模拟信号调理模块的设计 | 第47-66页 |
·压电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 第47-48页 |
·压电传感器对信号调理电路的要求 | 第48-50页 |
·电荷放大器的原理 | 第50-53页 |
·电荷放大器的设计 | 第53-66页 |
·电荷转换级 | 第53-56页 |
·适调放大级 | 第56-61页 |
·低通滤波级 | 第61-65页 |
·输出放大级 | 第65-66页 |
·直流稳压电源 | 第66页 |
·微控制器模块 | 第66-73页 |
·MSP430F149的特点 | 第66-68页 |
·基础时钟模块 | 第68-70页 |
·上电复位电路 | 第70-71页 |
·模数转换电路 | 第71-73页 |
·电源模块的设计 | 第73-75页 |
·通讯模块的设计 | 第75-77页 |
·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77-79页 |
第四章 动态压力变送器的软件设计 | 第79-95页 |
·系统软件开发调试环境 | 第79-81页 |
·MSP430的指令系统 | 第81页 |
·系统软件流程 | 第81-83页 |
·系统的初始化 | 第83-87页 |
·数据采集程序 | 第87-90页 |
·串行通讯程序 | 第90-93页 |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93-95页 |
第五章 泄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 第95-107页 |
·管道泄漏信号的多样性特征 | 第95-98页 |
·基于动态压力信号平滑移动滤波的泄漏信号辨识方法 | 第98-99页 |
·基于动态压力信号功率谱特征的泄漏信号辨识方法 | 第99-101页 |
·基于动态压力信号顺序能量比率特征的泄漏信号辨识方法 | 第101-104页 |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104-105页 |
·小结 | 第105-107页 |
结束语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附录 | 第113-117页 |
致谢 | 第117-119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9-121页 |
作者简介和导师简介 | 第121-122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