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与改性活性炭吸附组合技术制备高纯单宁酸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立题与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五倍子单宁的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五倍子资源 | 第12页 |
·五倍子单宁化学结构 | 第12-13页 |
·五倍子单宁的应用进展 | 第13-14页 |
·单宁酸的生产与精制 | 第14-15页 |
·单宁酸的生产现状 | 第14-15页 |
·单宁酸的精制现状 | 第15页 |
·膜分离的概述 | 第15-20页 |
·膜过程中的主要传递机理 | 第16-17页 |
·溶解-扩散模型 | 第16页 |
·筛分理论 | 第16-17页 |
·道南效应 | 第17页 |
·膜分离过程的基本特征 | 第17-18页 |
·膜分离过程的性能 | 第18页 |
·超滤技术 | 第18-19页 |
·超滤膜的特点 | 第18-19页 |
·超滤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 第19页 |
·纳滤技术 | 第19-20页 |
·纳滤膜的特点 | 第19-20页 |
·纳滤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 第20页 |
·活性炭的表面改性 | 第20-23页 |
·活性炭的表面酸性中心 | 第20-22页 |
·活性炭表面的化学改性 | 第22页 |
·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检测 | 第22-23页 |
·Boehm滴定法 | 第22页 |
·红外光谱测定 | 第22-23页 |
·化工组合技术 | 第23页 |
·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23-26页 |
·研究目标 | 第23-24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4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4-25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检测方法 | 第26-32页 |
·试验材料 | 第26-29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6-29页 |
·膜分离装置 | 第26-27页 |
·柱吸附装置 | 第27页 |
·原子吸收装置 | 第27-28页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第28页 |
·红外光谱仪 | 第28-29页 |
·质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 | 第29页 |
·主要原料与试剂 | 第29页 |
·试验检测方法 | 第29-32页 |
·UV法检测单宁酸含量 | 第29-31页 |
·金属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 | 第31-32页 |
·检测指标的选择 | 第31页 |
·原子光谱法检测金属离子含量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单宁酸原料的预处理 | 第32-38页 |
·单宁酸的组成与杂质分析 | 第32-33页 |
·工业单宁酸预处理路线 | 第33-34页 |
·单宁酸预处理工艺试验 | 第34-36页 |
·吸附处理对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 | 第34页 |
·乙酸乙酯萃取条件及分层工艺 | 第34-35页 |
·乙酸乙酯萃取对单宁酸含量及收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质谱法测单宁酸中分子量分布 | 第36-37页 |
·原子光谱法测单宁酸中金属离子含量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金属离子的去除 | 第38-49页 |
·单宁酸与金属离子的作用 | 第38-39页 |
·单宁酸与金属离子的结合方式 | 第38页 |
·单宁酸的络合位置 | 第38-39页 |
·单宁酸的络合能力 | 第39页 |
·金属离子在单宁酸溶液中的存在状态 | 第39-40页 |
·活性炭的表面改性 | 第40页 |
·活性炭的氧化处理 | 第40页 |
·活性碳表面新的酸性中心的生成 | 第40页 |
·活性碳表面新的碱性中心的生成 | 第40页 |
·改性活性炭表面活性官能团的表征 | 第40-46页 |
·氧化活性炭表面活性官能团的测定 | 第40-41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1-46页 |
·柱吸附试验 | 第46-48页 |
·活性炭吸附单宁酸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机理探讨 | 第46-47页 |
·单宁酸溶液的酸化处理 | 第47页 |
·试验过程与结果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膜分离工艺试验及组合技术 | 第49-63页 |
·单宁酸溶液的物化性质 | 第49-51页 |
·单宁酸溶液的胶体性质 | 第49-50页 |
·单宁酸溶液的分子量分布特点 | 第49-50页 |
·单宁酸溶液的亲水性和粘性 | 第50页 |
·单宁酸溶液的胶团结构 | 第50-51页 |
·膜分离工艺试验 | 第51-58页 |
·分离膜和组件的选择 | 第51-52页 |
·分离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和溶液浓度的选择 | 第52-54页 |
·超滤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选择 | 第53页 |
·纳滤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选择 | 第53-54页 |
·操作压力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54-56页 |
·料液温度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56-58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58-59页 |
·吸附+超滤+纳滤组合实验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