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方法的探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概述 | 第9-13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机械行业卫生防护距离确定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 | 第11-1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解决的问题 | 第12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2 确定卫生防护距离的原则 | 第13-15页 |
·有毒有害气态污染物 | 第13页 |
·噪声 | 第13-14页 |
·恶臭污染物类 | 第14页 |
·环境风险类 | 第14-15页 |
3 卫生防护距离的工作流程和计算方法 | 第15-19页 |
·确定卫生防护距离的工作流程 | 第15-16页 |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方法 | 第16-19页 |
·气态化学污染物及尘粒污染物类 | 第16-17页 |
·噪声 | 第17-19页 |
4 机械行业主要生产工艺特征 | 第19-38页 |
·铸造车间 | 第20-26页 |
·铸造生产工艺 | 第20页 |
·污染物排放分析 | 第20-25页 |
·污染治理措施 | 第25-26页 |
·锻压车间 | 第26-28页 |
·热锻压生产工艺 | 第26-27页 |
·污染物排放分析 | 第27-28页 |
·治理措施 | 第28页 |
·热处理车间 | 第28-29页 |
·生产工艺 | 第28-29页 |
·污染物排放分析 | 第29页 |
·污染治理措施 | 第29页 |
·机械加工车间 | 第29-30页 |
·生产工艺 | 第29-30页 |
·污染物排放分析 | 第30页 |
·污染治理措施 | 第30页 |
·焊接车间 | 第30-31页 |
·焊接生产工艺 | 第30页 |
·污染物排放分析 | 第30-31页 |
·污染物治理 | 第31页 |
·表面处理车间 | 第31-37页 |
·电镀 | 第31-32页 |
·涂装生产 | 第32-37页 |
·辅助车间及房(站) | 第37-38页 |
·木工车间 | 第37页 |
·生产辅助站房 | 第37-38页 |
5 机械行业的污染因素识别 | 第38-40页 |
6 机械行业卫生防护距离评价方法 | 第40-47页 |
·气态化学污染物类 | 第40-44页 |
·无组织排放量的确定 | 第40-41页 |
·计算公式 | 第41页 |
·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41-44页 |
·物理因素污染物类 | 第44-45页 |
·源强 | 第44页 |
·计算公式 | 第44-45页 |
·评价标准 | 第45页 |
·与机械加工企业相关专业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7 实际应用举例 | 第47-55页 |
·项目概况 | 第47页 |
·工程分析 | 第47-48页 |
·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措施 | 第48-49页 |
·焊接车间 | 第48页 |
·涂装车间 | 第48页 |
·总装车间 | 第48-49页 |
·污染因子的识别 | 第49-51页 |
·甲苯、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和毒理性质 | 第49页 |
·无组织排放量分析 | 第49-51页 |
·排毒系数 | 第51页 |
·确定标准浓度限值 | 第51页 |
·确定其他计算参数 | 第51页 |
·计算结果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5页 |
·无组织排放量分析 | 第52-53页 |
·防护范围的分析 | 第53-55页 |
8 结论与建议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页 |
·建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