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3页 |
第一节 选题及其意义 | 第7-11页 |
第二节 研究命题及创作思路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中国宪法学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一般理论 | 第13-22页 |
第一节 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及分类 | 第13-16页 |
第二节 单一制和复合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 第16-20页 |
一、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 第16-18页 |
二、复合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 第18-20页 |
第三节 传统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 第20-22页 |
第三章“一国两制”模式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第22-35页 |
第一节 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及“一国两制”模式的出台 | 第22-27页 |
一、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 第22-25页 |
二、“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 | 第25-26页 |
三、“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 | 第27-31页 |
一、特别行政区享有的自治权 | 第27-29页 |
二、特别行政区和联邦成员之权力比较 | 第29-31页 |
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和中央的关系 | 第31-35页 |
一、特别行政区权力和中央权力的来源、性质和地位 | 第31-33页 |
二、新型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 第33-35页 |
第四章“一国两制”框架下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 第35-43页 |
第一节 “一国两制”模式对传统中国国家结构形式的影响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判断国家结构形式的标准及“一国两制”框架下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 第37-43页 |
一、判断国家结构形式的标准 | 第37-40页 |
二、“一国两制”框架下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