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数控系统的发展 | 第9-11页 |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9页 |
·数控技术发展的现状 | 第9-10页 |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开放式数控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15页 |
·开放式数控系统 | 第11页 |
·开放式数控的特点 | 第11-12页 |
·国内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 第12-14页 |
·开放式数控所面临的课题 | 第14页 |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 第14-15页 |
·数控车床的国内外应用及发展状况 | 第15-17页 |
·我国数控车床的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我国数控机床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数控机床技术进步方向 | 第16-17页 |
·对数控车床进行数普兼容改造的探索 | 第17页 |
·课题内容、研究意义及现实意义 | 第17-20页 |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7-18页 |
·课题来源 | 第18-19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现实意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开放式数控系统 | 第20-26页 |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概念模式 | 第20页 |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层次结构 | 第20-22页 |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功能要求 | 第22-23页 |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模块结构 | 第23-24页 |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组成形式 | 第24-26页 |
第3章 车床硬件部分 | 第26-41页 |
·机床主要结构及运动形式 | 第26-29页 |
·车床的主轴系 | 第26-27页 |
·车床的进给系统 | 第27页 |
·操作部分设计 | 第27-29页 |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选择与论证分析 | 第29-31页 |
·数控系统硬件结构方案的设计及工作原理 | 第31-41页 |
·系统硬件选择 | 第33页 |
·PMAC运动控制器 | 第33-37页 |
·车床数控系统具体系统硬件结构 | 第37-38页 |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硬件连接图 | 第38-41页 |
第4章 数控系统控制软件部分 | 第41-50页 |
·CK61100数控系统软件总体方案的设计 | 第41-42页 |
·软件设计思路 | 第41页 |
·软件系统总体结构 | 第41-42页 |
·数控系统的开发环境及相关技术 | 第42页 |
·上下位机之间进行通讯的通讯驱动程序 | 第42-45页 |
·PComm32通讯驱动程序 | 第42-43页 |
·调用动态链接库和 PMAC建立通讯的程序设计 | 第43-45页 |
·实时控制部分设计 | 第45-47页 |
·PMAC运动控制器的初始化 | 第45-47页 |
·后台 PLC监测和控制程序 | 第47页 |
·数控系统管理部分的设计 | 第47-49页 |
·基于 PMAC的 CK61100数控系统的应用效果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数控系统调试 | 第50-57页 |
·PID参数调节 | 第50-55页 |
·车床伺服系统 | 第50-51页 |
·PMAC控制器的 PID调节 | 第51-54页 |
·PMAC控制器中的 PID调节过程 | 第54-55页 |
·数控系统调试步骤 | 第55-57页 |
·系统调试前各环节的检查校验 | 第55页 |
·系统的初步调试 | 第55-56页 |
·系统的联机调试 | 第56-57页 |
第6章 开放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 第57-62页 |
·软件部分实现实时性控制的研究 | 第57页 |
·抗干扰研究 | 第57-59页 |
·提高抗干扰的硬件措施 | 第57-59页 |
·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软件措施 | 第59页 |
·模块化研究和 COM标准 | 第59-60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研究 | 第60-62页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