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一、逃逸问题 | 第15-29页 |
(一) 交通肇事后逃逸 | 第15-21页 |
1、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含义 | 第15-17页 |
2、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性质 | 第17-19页 |
3、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 | 第19-21页 |
(二) 因逃逸致人死亡 | 第21-29页 |
1、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 第22-24页 |
2、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性质 | 第24-26页 |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 | 第26-29页 |
二、共同过失犯罪问题 | 第29-38页 |
(一) 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分析 | 第29-34页 |
1、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述评 | 第29-32页 |
2、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条件 | 第32-33页 |
3、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范围 | 第33-34页 |
(二) 对《解释》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的分析 | 第34-36页 |
1、该条款的规定不符合刑法有关规定 | 第34-35页 |
2、该条款的规定不符合共同过失犯罪理论 | 第35-36页 |
(三) 对《解释》第七条规定的分析 | 第36-38页 |
三、危险驾驶问题 | 第38-50页 |
(一) 危险驾驶行为入罪分析 | 第38-45页 |
1、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合理性 | 第38-41页 |
2、危险驾驶罪的基本构成要件 | 第41-45页 |
(二) 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衔接与转化 | 第45-50页 |
1、由危害结果引发的罪名衔接与转化 | 第45-48页 |
2、由主观方面引发的罪名衔接与转化 | 第48页 |
3、法定刑的衔接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