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导言第10-15页
 (一) 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第10-12页
  1、选题的理由第10-11页
  2、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2-13页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3-15页
  1、论文研究方法第13-14页
  2、文章创新点第14-15页
一、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概述第15-25页
 (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涵义解读第15-19页
  1、人际交往和人际交往能力第15-18页
  2、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第18-19页
 (二)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标准第19-20页
 (三)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意义第20-25页
  1、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第21-22页
  2、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第22-23页
  3、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第23-25页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及问题原因分析第25-35页
 (一)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主要特点第25-27页
  1、交往结构的立体化第25-26页
  2、交往方式的多样性第26页
  3、交往目的的情感性第26页
  4、交往性质的开放性第26-27页
 (二)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问题表现第27-30页
  1、交往动机的庸俗性第27-28页
  2、交往范围的封闭性第28页
  3、交往技巧的缺乏性第28-29页
  4、交往心理的不良性第29-30页
 (三)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5页
  1、大学生自身交往意识的缺失第30-31页
  2、家庭教育的不足第31页
  3、新旧社会因素的冲击第31-32页
  4、学校教育机制的不健全第32-35页
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对策第35-59页
 (一) 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课程教育主渠道建设第35-39页
  1、深化显性课程教育改革第35-36页
  2、探索实践性的隐性教育第36-39页
 (二)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校园氛围第39-43页
  1、大力提倡四种观念,培育良好的大学校风第39-40页
  2、培育引导四个组织,塑造和谐的组织文化第40-43页
 (三) 完善学生工作机制,科学开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工作第43-46页
  1、建立健全高校领导体系,充分发挥各方的合力第43-44页
  2、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训,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第44-45页
  3、建立健全服务指导机制,加强学生的全面关怀第45-46页
 (四) 针对个体不同心理障碍,大力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第46-48页
  1、着力改革辅导形式,个体团体相互结合第46-47页
  2、优化心理健康队伍,大力整合学科力量第47-48页
 (五) 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训练第48-56页
  1、传授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第48-49页
  2、提高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第49-53页
  3、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心理第53-54页
  4、开展人际交往的基本实践第54-56页
 (六) 密切联系家庭与社会,创造最佳的社会交往氛围第56-59页
  1、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第56-57页
  2、加强与社会的协调,创造开放的社会环境第57-59页
结语第59-60页
注释第60-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
下一篇:高校教师人格、应对方式及组织承诺对工作倦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