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理论研究发生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2页 |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的论述 | 第10页 |
·东欧学者们对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的反思 | 第10-11页 |
·我国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理论的论述 | 第11-12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理论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页 |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14-21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理论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 第14-16页 |
·为满足无产阶级理论需求 | 第14页 |
·为批判小资产阶级公平理论 | 第14-16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 | 第16-18页 |
·西方哲学体系中的公平理论 | 第16页 |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成果 | 第16-17页 |
·政治经济学 | 第17-18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18-21页 |
·初步探索阶段 | 第18页 |
·全面深入阶段 | 第18-19页 |
·理论成熟阶段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1-38页 |
·公平的历史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 第21-26页 |
·公平的历史性 | 第21-24页 |
·公平的绝对性 | 第24页 |
·公平的相对性 | 第24-26页 |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公平”的剖析 | 第26-30页 |
·对蒲鲁东小资产阶级抽象公平观的剖析 | 第27-28页 |
·对资本主义“平等”掩盖下的不平等的剖析 | 第28-30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公平理论的一般原则 | 第30-38页 |
·分配公平原则 | 第30-32页 |
·政治公平原则 | 第32-33页 |
·社会调剂原则 | 第33-34页 |
·消灭阶级原则 | 第34-35页 |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原则 | 第35-38页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理论的特征 | 第38-45页 |
·改变了旧有公平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 第38-40页 |
·旧有公平理论研究出发点的困境 | 第38-39页 |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社会经济关系入手研究公平问题 | 第39-40页 |
·实现公平理论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 第40-42页 |
·资本主义公平研究的自然科学方法模式 | 第40-41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研究的唯物辩证法模式 | 第41-42页 |
·实现公平理论内容上的巨大变革 | 第42-43页 |
·资本主义公平理论的落脚点 | 第42页 |
·马克思恩格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公平的落脚点 | 第42-43页 |
·实现公平理论结构上的伟大变革 | 第43-45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理论的完整性 | 第43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理论的开放性 | 第43-45页 |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理论的当代价值 | 第45-53页 |
·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第45-46页 |
·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重要性 | 第45页 |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新内涵 | 第45-46页 |
·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 | 第46-48页 |
·从底线意义上保证公民的基本权利 | 第47页 |
·构建完善的政治体制和司法机制 | 第47-48页 |
·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 第48-50页 |
·正确认识当前收入差距的必然性 | 第48-49页 |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第49-50页 |
·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 第50页 |
·有利于协调社会矛盾和弘扬社会主义和谐 | 第50-53页 |
·用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理论协调社会矛盾 | 第50-51页 |
·用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理论弘扬社会和谐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8-59页 |
详细摘要 | 第59-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