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苏州市语文中考研究

中文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11页
 一、研究价值第7-8页
 二、文献综述第8-9页
 三、研究内容第9-10页
 四、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一章 近十年苏州语文中考发展趋势第11-27页
 第一节 1998年语文中考改革后的苏州语文中考第11-17页
  一、改革实施背景第11-13页
  二、改革实施目标第13-14页
  三、苏州市语文中考的新突破第14-17页
 第二节 2003年新课程改革后的苏州语文中考第17-27页
  一、课改实施背景第17-18页
  二、课改实施目标第18-19页
  三、苏州市语文中考的新趋势第19-27页
第二章 苏州市语文中考的与众不同之处第27-39页
 第一节 试卷内容保持三个稳定第27-31页
  一、试卷结构的稳定第27-28页
  二、阅读选材范围的稳定第28-29页
  三、基础知识的题型的稳定第29-31页
 第二节 阅读理解坚持四个重视第31-34页
  一、重视古诗词的理解与运用第31-32页
  二、重视对现代诗歌的品味与感悟第32-33页
  三、重视科技小品文的信息提取第33页
  四、重视苏州地方文化的积淀第33-34页
 第三节 能力培养坚持两个着重第34-39页
  一、着重培养整体把握能力第34-35页
  二、着重培养探究创新能力第35-39页
第三章 苏州市语文中考对“教”与“学”的影响第39-50页
 第一节 苏州市语文中考给教师的影响第39-46页
  一、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第39-40页
  二、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第40-43页
  三、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第43-46页
 第二节 苏州市语文中考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第46-50页
  一、学习方式的变化第46-47页
  二、能力结构的变化第47-50页
第四章 苏州市语文中考的不足之处第50-66页
 第一节 与其他地区中考相比存在的不足第50-57页
  一、基础能力考查的缺失或不合理第50-54页
  二、新课标精神体现得不全面第54-56页
  三、人文关怀体现不足第56-57页
 第二节 苏州市语文中考在阅卷中的不足第57-61页
  一、阅卷人员的资质审核疏漏第58页
  二、错别字的评分存在弊端第58-59页
  三、开放性试题的批阅标准尺度不一第59-60页
  四、作文评分优劣差距不大第60-61页
 第三节 苏州市语文中考形成的负面影响第61-66页
  一、阅读教学中的三大偏重第61-63页
  二、评价过程中的三个问题第63-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后记第69-70页
附录第70-75页
详细摘要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研究
下一篇:明代文人南杂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