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中国并购动因及绩效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关于并购动因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关于企业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研究创新 | 第19-20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0-30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0-22页 |
2.1.1 企业并购 | 第20-21页 |
2.1.2 并购绩效 | 第21-22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2.2.1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市场势力理论 | 第23-24页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4页 |
2.2.4 多元化经营理论 | 第24-25页 |
2.3 并购绩效研究方法 | 第25-30页 |
2.3.1 事件研究法 | 第25-26页 |
2.3.2 EVA指标研究法 | 第26-30页 |
3 融创中国并购动因分析 | 第30-37页 |
3.1 融创中国公司概况 | 第30-31页 |
3.2 融创中国并购案例介绍及动因分析 | 第31-34页 |
3.2.1 并购案例介绍 | 第31-32页 |
3.2.2 并购动因分析 | 第32-34页 |
3.3 融创中国并购动因小结 | 第34-37页 |
3.3.1 获取土地资源 | 第34页 |
3.3.2 扩大经营规模 | 第34-35页 |
3.3.3 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 第35页 |
3.3.4 避免企业资金困境 | 第35-36页 |
3.3.5 进行多元化发展 | 第36页 |
3.3.6 国家政策的影响 | 第36-37页 |
4 融创中国并购绩效分析 | 第37-51页 |
4.1 短期并购绩效分析 | 第37-41页 |
4.1.1 数据处理与窗口选择 | 第37页 |
4.1.2 模型构建 | 第37-40页 |
4.1.3 基于事件研究法短期绩效分析 | 第40-41页 |
4.2 长期并购绩效分析 | 第41-47页 |
4.2.1 税后净经营利润调整 | 第41-43页 |
4.2.2 计算总投入资本(TC) | 第43-44页 |
4.2.3 测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 第44-46页 |
4.2.4 计算EVA值 | 第46页 |
4.2.5 基于EVA长期绩效分析 | 第46-47页 |
4.3 两种研究方法比较 | 第47-48页 |
4.4 融创中国并购绩效小结 | 第48-51页 |
4.4.1 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拥有良好预期 | 第48-49页 |
4.4.2 并购提高企业财务绩效 | 第49-51页 |
5 融创中国并购的对策建议 | 第51-55页 |
5.1 企业内部层面建议 | 第51-52页 |
5.1.1 做好前期尽职调查 | 第51页 |
5.1.2 契合企业发展战略 | 第51页 |
5.1.3 组建专业化并购团队 | 第51-52页 |
5.1.4 降低资金成本、优化债务结构 | 第52页 |
5.1.5 注重并购整合 | 第52页 |
5.2 企业外部层面建议 | 第52-55页 |
5.2.1 完善并购相关法律法规 | 第53页 |
5.2.2 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 第53页 |
5.2.3 提升并购相关机构实力 | 第53页 |
5.2.4 降低行业资本壁垒 | 第53-55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5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