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4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6页 |
1 前言 | 第16-26页 |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定义及测定 | 第16-18页 |
·定义 | 第16-17页 |
·测定 | 第17-18页 |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意义 | 第18-23页 |
·特征位点 | 第18-20页 |
·JIP-test | 第20-23页 |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分析PSⅡ供体侧的变化 | 第23-24页 |
·分析PSⅡ受体侧的变化 | 第24页 |
·分析PSⅡ反应中心的变化 | 第24-25页 |
·在其它研究领域的应用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1页 |
·实验材料及胁迫处理 | 第26-27页 |
·实验一 | 第26页 |
·实验二 | 第26页 |
·实验三 | 第26-27页 |
·实验四 | 第27页 |
·实验五 | 第27页 |
·光谱测量 | 第27页 |
·放氧速率的测定 | 第27-28页 |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测定 | 第28页 |
·JIP-test分析 | 第28-3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1-80页 |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在强光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第31-3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1页 |
·结果 | 第31-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在高温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第38-5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50页 |
·不同温度下原初光化学反应的差异 | 第38-40页 |
·不同高温胁迫下各荧光参数相对于放氧速率的变化 | 第40-44页 |
·不同高温胁迫下各荧光参数相对于φ_(Po)的变化 | 第44-50页 |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在光温交叉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第50-5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50页 |
·结果 | 第50-54页 |
·不同胁迫下原初光化学反应的响应 | 第50-52页 |
·φ_(Po)相同时PSⅡ受体侧和供体侧的差异 | 第52-54页 |
·讨论 | 第54-58页 |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在干旱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第58-7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58-59页 |
·结果 | 第59-67页 |
·讨论 | 第67-70页 |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在衰老研究中的应用 | 第70-8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0-71页 |
·结果 | 第71-78页 |
·PSⅡ对衰老的响应 | 第71-76页 |
·PSⅠ对衰老的响应 | 第76-77页 |
·衰老叶片两光系统之间的协调性 | 第77-78页 |
·讨论 | 第78-80页 |
4 结论 | 第80-81页 |
5 参考文献 | 第81-95页 |
6 致谢 | 第95-96页 |
7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论文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