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吴起生态恢复区直翅目昆虫多样性及其边缘效应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8-20页 |
| 1 生物多样性与边缘效应 | 第8-11页 |
| ·生物多样性概念及其研究层次 | 第8-9页 |
| ·边缘效应 | 第9-10页 |
| ·边缘效应的概念 | 第9页 |
| ·边缘及边缘效应的类型 | 第9页 |
| ·边缘效应的作用机理 | 第9-10页 |
| ·生物多样性与边缘效应的关系 | 第10-11页 |
| 2 昆虫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11-13页 |
| ·同工酶研究方面 | 第11-12页 |
| ·染色体研究方面 | 第12页 |
| ·DNA方面的研究 | 第12-13页 |
| ·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 第13-14页 |
|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研究 | 第14-16页 |
| 3 边缘效应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昆虫的边缘效应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其他生物的边缘效应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植物的边缘效应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脊椎动物的边缘效应 | 第18-19页 |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地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 1 研究地区概况 | 第20-22页 |
| ·研究地区地地理位置 | 第20-21页 |
| ·研究地区的气候特征 | 第21页 |
| ·研究地区的植被特点 | 第21-22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野外调查 | 第22页 |
| ·数据处理 | 第22-24页 |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24-47页 |
| 一、直翅目昆虫多样性调查 | 第24-39页 |
| 1 直翅目昆虫数量多度分析 | 第24-32页 |
| ·不同月份物种多度 | 第25-26页 |
| ·不同地点物种多度 | 第26页 |
| ·不同生境类型物种多度 | 第26-27页 |
| ·种一多度分布模型 | 第27-32页 |
| ·不同月份种一多度分布图 | 第28-29页 |
| ·不同地点种一多度分布图 | 第29-31页 |
| ·不同生境类型种一多度分布图 | 第31-32页 |
| 2 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32-34页 |
| ·不同月份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32页 |
| ·不同地点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32-33页 |
| ·不同生境类型多样性分析 | 第33-34页 |
| 3 相似性分析 | 第34-36页 |
| ·不同月份相似性分析 | 第34-35页 |
| ·不同地点相似性分析 | 第35页 |
| ·不同生境类型相似性分析 | 第35-36页 |
| 4 主成分分析 | 第36-38页 |
| 5 环境因子分析 | 第38-39页 |
| 二、直翅目昆虫分布的边缘效应分析 | 第39-47页 |
| 1 不同边缘类型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39-40页 |
| 2 边缘效应强度分析 | 第40-41页 |
| 3 季节变化分析 | 第41-47页 |
| ·农田—灌草丛 | 第41-43页 |
| ·农田—草地 | 第43-45页 |
| ·河滩农田—灌草从 | 第45-47页 |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47-50页 |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