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规模问题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基本概念和企业规模理论的回顾 | 第13-32页 |
(一) 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 第13-19页 |
1、企业规模 | 第13-16页 |
2、规模经济 | 第16-17页 |
3、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 第17-19页 |
(二) 企业规模理论回顾 | 第19-32页 |
1、马克思企业规模理论的评述 | 第19-25页 |
2、西方经济学中的企业规模理论 | 第25-32页 |
二、企业规模的影响因素 | 第32-40页 |
(一) 影响企业规模的外部因素 | 第32-34页 |
1、国家的法律、经济政策 | 第32页 |
2、市场需求的特性 | 第32-34页 |
3、经济周期 | 第34页 |
(二) 影响企业规模的内部因素 | 第34-40页 |
1、行业特性 | 第34-35页 |
2、主要资源——资金、技术对企业规模的影响 | 第35-37页 |
3、企业制度 | 第37-38页 |
4、组织结构 | 第38-40页 |
三、我国企业规模现状及发展企业规模的对策分析 | 第40-59页 |
(一) 我国企业规模的现状分析 | 第40-46页 |
1、与世界企业相比规模悬殊 | 第40-43页 |
2、低水平中小企业过多,现状不容乐观 | 第43-44页 |
3、企业集中度较低,规模经济不明显 | 第44-46页 |
4、不同规模企业的分工协作能力差 | 第46页 |
(二) 发展我国企业规模的前提问题 | 第46-48页 |
1、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46页 |
2、实现规模经济必须走出的误区 | 第46-48页 |
(三) 实现规模经济企业应采取的策略 | 第48-55页 |
1、准确定位 | 第48-51页 |
2、组织制度创新 | 第51-52页 |
3、塑造品牌 | 第52-53页 |
4、进行技术创新 | 第53-54页 |
5、注意内部分工及与其他企业的分工协作 | 第54-55页 |
6、改革企业管理 | 第55页 |
(四) 实现规模经济政府应采取的策略 | 第55-59页 |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依法监督 | 第55-56页 |
2、健全和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 第56页 |
3、确定和实施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 | 第56-57页 |
4、政府的角色应从“拉郎配”到还权于企 | 第57-59页 |
四、实现规模经济的个案分析——汽车行业 | 第59-67页 |
(一) 我国汽车企业规模的现状 | 第59-62页 |
(二) 中国汽车企业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 第62-64页 |
1、中国汽车企业分布过散 | 第62页 |
2、前期的联合重组不是实质性的联合重组 | 第62-63页 |
3. 汽车工业生产技术及管理技术落后 | 第63页 |
4、市场的需求水平、行业的进入壁垒等因素的制约 | 第63-64页 |
(三) 提高汽车企业规模经济的具体措施 | 第64-67页 |
1、通过并购方式对汽车产业进行战略重组 | 第64-65页 |
2、通过战略联合提高汽车工业竞争能力 | 第65页 |
3、实行成本领先、差别化、专一化 | 第65-67页 |
结束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