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约束与激励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8页 |
绪言 | 第8-9页 |
第1章 公务员约束与激励机制概述 | 第9-16页 |
·约束与激励机制要素 | 第10-11页 |
·约束与激励机制条件 | 第11-12页 |
·公务员的需要 | 第11页 |
·认同的组织目标 | 第11-12页 |
·资源 | 第12页 |
·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功能 | 第12-14页 |
·激发公务员工作潜能,调动公务员积极性 | 第12-13页 |
·规范公务员行为,促进廉政建设 | 第13页 |
·促进政府树立良好形象 | 第13-14页 |
·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制约因素 | 第14-16页 |
·客观因素 | 第14-15页 |
·主观因素 | 第15-16页 |
第2章 公务员约束与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16-28页 |
·需要理论 | 第16-19页 |
·生理需要 | 第16-17页 |
·安全需要 | 第17页 |
·爱与归属的需要 | 第17页 |
·尊重的需要 | 第17-18页 |
·自我实现的需要 | 第18-19页 |
·人性假设理论 | 第19-22页 |
·“经济人” | 第19-20页 |
·“社会人” | 第20页 |
·“自我实现人” | 第20-21页 |
·“复杂人” | 第21-22页 |
·我国公务员人性假设 | 第22-28页 |
·公务员是四种人性假设理论的集合体 | 第22-24页 |
·公务员是“政治人” | 第24-25页 |
·公务员是“法律人” | 第25-28页 |
第3章 公务员约束与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第28-44页 |
·约束与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9页 |
·约束与激励不平衡 | 第30-31页 |
·分配制度不完善 | 第31-35页 |
·约束环节薄弱 | 第35-39页 |
·法律制度不完备 | 第39页 |
·影响约束与激励机制的现实因素 | 第39-44页 |
·社会评价 | 第40-41页 |
·“潜规则” | 第41-42页 |
·管理模式 | 第42-44页 |
第4章 公务员约束与激励机制中外比较借鉴 | 第44-61页 |
·公务员义务与权利 | 第44-49页 |
·西方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 第44-45页 |
·我国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 | 第45-47页 |
·比较分析 | 第47-49页 |
·工资福利制度 | 第49-54页 |
·西方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 | 第50-51页 |
·我国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制度 | 第51-53页 |
·比较分析 | 第53-54页 |
·奖惩制度 | 第54-57页 |
·西方公务员的奖惩制度 | 第55页 |
·我国公务员奖惩制度 | 第55-56页 |
·比较分析 | 第56-57页 |
·申诉控告制度 | 第57-61页 |
·西方公务员申诉与控告制度 | 第57-58页 |
·我国公务员申诉与控告制度 | 第58-59页 |
·比较分析 | 第59-61页 |
第5章 我国公务员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完善 | 第61-73页 |
·约束与激励机制设立原则 | 第61-64页 |
·“以人为本”原则 | 第61-62页 |
·利益原则 | 第62页 |
·功绩制原则 | 第62-63页 |
·公平原则 | 第63页 |
·法治原则 | 第63-64页 |
·制度创设与完善 | 第64-73页 |
·建立财产申报制度 | 第64-66页 |
·健全长效增资与公积金制度 | 第66-68页 |
·改进收入分配制度 | 第68-70页 |
·完善监督体系 | 第70-71页 |
·法律层面的完善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详细摘要 | 第78-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