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绪 论 | 第13-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知识经济的兴起 | 第13页 |
·企业价值构成的变化 | 第13-14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4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理论综述 | 第16-32页 |
·智力资本 | 第16-25页 |
·智力资本的起源 | 第16-17页 |
·智力资本的概念 | 第17-18页 |
·智力资本的构成分析 | 第18-21页 |
·智力资本评价体系回顾 | 第21-25页 |
·高技术企业绩效 | 第25-27页 |
·高技术企业的界定 | 第25页 |
·高技术企业绩效的内涵 | 第25-26页 |
·高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第27-29页 |
·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27-28页 |
·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28-29页 |
·以往研究的评述 | 第29页 |
·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29-32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32-48页 |
·立论依据及研究假设 | 第32-39页 |
·高技术企业绩效三个构面之间的相互影响 | 第33-34页 |
·智力资本各个构面对高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34-37页 |
·智力资本的交互作用及其对高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37-39页 |
·理论模型构建 | 第39-40页 |
·实证研究方案的设计 | 第40-44页 |
·测量指标的设计 | 第40-43页 |
·问卷的设计 | 第43页 |
·问卷的预调研 | 第43-44页 |
·防止偏差的措施 | 第44页 |
·数据收集及样本概况 | 第44-46页 |
·数据收集过程 | 第44-45页 |
·样本概况 | 第45-46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6-48页 |
·信度分析 | 第46页 |
·效度分析 | 第46-47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页 |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47-48页 |
第4章 数据分析与解释 | 第48-68页 |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48-56页 |
·人力资本量表的检验 | 第48-51页 |
·结构资本量表检验 | 第51-52页 |
·关系资本量表检验 | 第52-54页 |
·财务绩效量表检验 | 第54-55页 |
·技术创新能力量表检验 | 第55页 |
·市场能力量表检验 | 第55-56页 |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6-58页 |
·人力资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6-57页 |
·结构资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7页 |
·关系资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7-58页 |
·高技术企业绩效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8页 |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58-59页 |
·研究假设检验 | 第59-67页 |
·结构方程模型设定 | 第59-61页 |
·结构方程模型评价 | 第61-63页 |
·研究假设验证 | 第63页 |
·研究模型修正 | 第63-64页 |
·研究模型结论解释 | 第64-67页 |
·构面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67-68页 |
研究结论 | 第68-72页 |
1 研究结果 | 第68-70页 |
(1)智力资本的测量维度 | 第68页 |
(2)高技术企业绩效三个构面之间的影响 | 第68-69页 |
(3)智力资本的三个构面之间的影响关系 | 第69页 |
(4)智力资本各构成要素对高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69-70页 |
2 管理建议 | 第70-71页 |
3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9-80页 |
附录 B 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命令及模型的拟合度 | 第80-82页 |
附录 C 研究问卷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