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节 辅助生殖技术的历史发展和立法现状 | 第10-17页 |
一、生殖与辅助生殖的概念 | 第10-12页 |
(一) 生殖(Procreat) | 第10-11页 |
(二) 自然生殖(natural Procreat)和辅助生殖(Assisted reproductive) | 第11-12页 |
二、辅助生殖技术的历史发展 | 第12-15页 |
三、主要国家的立法现状 | 第15-17页 |
第二节 辅助生殖技术存在的法律伦理基础 | 第17-28页 |
一、生育权—辅助生殖技术存在的法律基础 | 第17-24页 |
(一) 生育权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 生育权的演变 | 第18-19页 |
(三) 生育权的性质 | 第19-22页 |
(四) 生育权的内容 | 第22-23页 |
(五) 生育权的限制 | 第23页 |
(六) 辅助生殖技术对生育权的影响 | 第23-24页 |
二、生育需求—辅助生殖技存在的伦理基础 | 第24-28页 |
第三节 辅助生殖亲子关系的认定 | 第28-43页 |
一、辅助生殖的类型和适应症 | 第28-31页 |
(一) 人工授精(artiflcial insemination) | 第28-29页 |
(二) 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 | 第29-30页 |
(三) 其他的辅助生殖衍生技术 | 第30-31页 |
二、自然生殖状态下亲子关系的解构 | 第31-33页 |
(一) 亲子关系的概念和种类 | 第31-32页 |
(二) 父母与亲生子女 | 第32页 |
(三) 亲子关系的推定 | 第32-33页 |
三、生殖技术亲子关系的认定 | 第33-43页 |
(一) 同质人工授精子女的法律地位 | 第33-36页 |
(二) 异质人工授精子女的法律地位 | 第36-40页 |
(三) “试管婴儿”法律地位的确认 | 第40-43页 |
第四节 代孕和代孕合同 | 第43-52页 |
一、代孕的对与错 | 第43-45页 |
二、对代孕相关疑问的解读 | 第45-47页 |
(一) 代孕是否与公序良俗原则相悖? | 第45页 |
(二) 代孕是否侵犯女性的身体权 | 第45-46页 |
(三) 代孕行为是否和买卖婴儿的性质相同? | 第46-47页 |
三、关于“代孕合同” | 第47-50页 |
(一) 著名的“baby M”案 | 第47-49页 |
(二) 代孕合同的性质、内容和条款 | 第49-50页 |
(三) 对代孕合同管理 | 第50页 |
四、代孕子女身份的法律认定 | 第50-52页 |
第五节 克隆技术与其法律伦理问题 | 第52-57页 |
一、各国政府对克隆人的反应 | 第52-53页 |
二、围绕克隆人问题的大辩论 | 第53-57页 |
(一) 反对克隆人的主要理由 | 第53-55页 |
(二) 支持克隆人的主要理由 | 第55-57页 |
第六节 辅助生殖技术的法律调控原则和立法构想 | 第57-64页 |
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法律调控原则 | 第57-59页 |
(一) 技术准入原则 | 第57-58页 |
(二) 非商业化原则 | 第58页 |
(三) 保密和知情原则 | 第58-59页 |
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立法建议 | 第59-64页 |
(一) 民法上的调控 | 第59-60页 |
(二) 刑法的调控 | 第60-61页 |
(三) 行政法的调控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
详细摘要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