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声符与圣书字音符的对比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0 引言 | 第8-9页 |
1. 圣书字资料篇 | 第9-19页 |
·古埃及语 | 第9-11页 |
·古埃及文字 | 第11-15页 |
·圣书字音符 | 第15-19页 |
2. 甲骨文声符与圣书字音符的共时对比 | 第19-28页 |
·总数和构字频度对比 | 第19-21页 |
·甲骨文声符的总数及构字频度 | 第19-20页 |
·圣书字音符的总数及构字频度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页 |
·表音准确度对比 | 第21-24页 |
·甲骨文声符表音准确度分析 | 第21-23页 |
·圣书字音符表音准确度分析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页 |
·谐音原则与记音原则 | 第24-28页 |
3. 甲骨文声符与圣书字音符的历时对比 | 第28-37页 |
·甲骨文声符产生机制分析 | 第28-34页 |
·甲骨文声符的几种产生途径 | 第28-32页 |
·甲骨文形声字造字动机分析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页 |
·圣书字音符产生途径分析 | 第34-36页 |
·画谜原则 | 第34-35页 |
·添加定符 | 第35-36页 |
·圣书字音符造字动机分析 | 第36页 |
·从产生途径的差异看声符和音符共时平面的差异 | 第36-37页 |
4. 甲骨文声符与圣书字音符差异的深层原因 | 第37-40页 |
·单音节语V.S.多音节语 | 第37-38页 |
·孤立型语言V.S.屈折型语言 | 第38-39页 |
·方言原因 | 第39-40页 |
5. 从对比看文字体系的性质 | 第40-43页 |
·关于汉字性质的几种观点 | 第40-41页 |
·我们的看法 | 第41-43页 |
·语言与文字关系方面的考虑 | 第42页 |
·表音方式差异的考虑 | 第42页 |
·定义文字性质的不同向度 | 第42-43页 |
·我们给汉字性质的定义 | 第43页 |
6. 从对比看文字的发展方向 | 第43-46页 |
·汉字为什么没有走上拼音化的道路 | 第43-44页 |
·圣书字成为字母—音素文字的先祖 | 第44-45页 |
·文字发展单线说的不足之处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附录一 | 第48-59页 |
附录二 | 第59-60页 |
附录三 | 第60-62页 |
附录四 | 第62-63页 |
附录五 | 第63-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