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图表一览表 | 第5-7页 |
缩略语与符号一览表 | 第7-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6页 |
第一节 反刍动物饲料间的组合效应 | 第14-25页 |
1 现行反刍动物日粮配合模式及其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2 反刍动物饲料间组合效应的概念 | 第15-17页 |
3 反刍动物饲料间组合效应的衡量指标和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4 反刍动物饲料间组合效应发生的可能机制 | 第21-25页 |
第二节 体外产气技术 | 第25-36页 |
1 体外技术的发展 | 第26-27页 |
2 体外产气技术的原理及用途 | 第27-32页 |
3 体外产气技术的种类 | 第32-36页 |
第三节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瘤胃微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 第36-45页 |
1 核酸探针 | 第37-40页 |
2 基因序列分析 | 第40-41页 |
3 遗传指纹技术 | 第41-42页 |
4 全细胞原位杂交 | 第42-43页 |
5 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 | 第43-45页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45-46页 |
第二章 注射器式与压力式体外培养体系的比较 | 第46-62页 |
第一节 两种培养体系对产气量及发酵模式的影响 | 第46-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第二节 两种体外培养体系对发酵产物的影响 | 第56-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第三章 秸秆颗粒料中的组合效应 | 第62-69页 |
第一节 颗粒料的制备及常规营养成份分析 | 第62-6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2-63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63-64页 |
第二节 体外培养及组合效应的分析 | 第64-6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4-65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65-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稻草 NDF与玉米淀粉组合效应的研究 | 第69-84页 |
第一节 发酵参数 | 第69-7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9-7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0-73页 |
第二节 纤维素消化的相关细菌及酶活 | 第73-8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3-7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8-81页 |
第三节 甲烷菌及甲烷产量 | 第81-8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1-82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82-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不同的NDF与不同淀粉组合效应的研究 | 第84-94页 |
第一节 组合效应 | 第84-8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4-8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5-89页 |
第二节 纤维素消化的相关细菌及酶活 | 第89-9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9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89-91页 |
第三节 甲烷菌及甲烷产量 | 第91-9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1-92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92-93页 |
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综合讨论 | 第94-102页 |
1 体外产气体系 | 第94-97页 |
2 NDF与淀粉的组合效应 | 第97-99页 |
3 NDF与淀粉组合效应的机理 | 第99-102页 |
结论、创新点及后续研究展望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8页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