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价值沉淀研究--以手机产品为例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顾客价值研究兴起 | 第7页 |
·顾客价值提供的竞争优势 | 第7-8页 |
·顾客流失的现象引起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重视 | 第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目的、意义、对象、内容和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对象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10-11页 |
·论文框架 | 第11-13页 |
2 对以往研究的回顾 | 第13-49页 |
·顾客价值理论 | 第13-28页 |
·顾客价值理论的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顾客价值的概念和内涵 | 第14-18页 |
·顾客价值的理论演化 | 第18-24页 |
·顾客价值的构成要素研究 | 第24-27页 |
·顾客价值研究评论 | 第27-28页 |
·顾客价值沉淀理论 | 第28-49页 |
·国内外学者对顾客价值沉淀研究的现状 | 第29-37页 |
·顾客价值沉淀与价值工程理论 | 第37-40页 |
·顾客价值沉淀与价值创新理论 | 第40-46页 |
·顾客价值沉淀产生原因分析 | 第46-48页 |
·顾客价值沉淀理论评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3 研究模型和实证设计 | 第49-58页 |
·研究模型设计 | 第49-54页 |
·研究构思 | 第49-51页 |
·研究问题的界定 | 第51页 |
·理论模型和假设 | 第51-53页 |
·自变量:顾客期望价值和感知价值的构成因素 | 第53页 |
·控制变量 | 第53页 |
·因变量:顾客价值沉淀的构成要素 | 第53-54页 |
·实证设计 | 第54-58页 |
·基本设计思路 | 第54-55页 |
·实证方案的实施 | 第55-58页 |
4 问卷统计分析 | 第58-69页 |
·描述性分析 | 第58-61页 |
·顾客期望的描述性分析 | 第58-60页 |
·顾客感知的描述性分析 | 第60-61页 |
·顾客期望的因子分析 | 第61-64页 |
·相关分析 | 第64-66页 |
·顾客感知方差分析 | 第66-69页 |
·性别与用户感知程度的方差分析 | 第66页 |
·年龄与用户感知程度的方差分析 | 第66-67页 |
·学历与用户感知程度的方差分析 | 第67页 |
·月收入水平与用户感知程度的方差分析 | 第67-68页 |
·工作性质与用户感知程度的方差分析 | 第68-69页 |
5 讨论与应用 | 第69-78页 |
·手机属性价值构成讨论 | 第69-71页 |
·用户特征对用户感知程度的影响 | 第71-73页 |
·顾客对手机属性的期望价值与感知价值的比较分析 | 第73-74页 |
·可能造成顾客价值沉淀的因素与原因分析 | 第74-78页 |
6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78-83页 |
·研究模型修正 | 第78页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对策及建议 | 第79-82页 |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附录一 | 第88-90页 |
附录二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