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
| 引言 | 第1-6页 |
| 一、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含义与特征 | 第6-8页 |
| (一) 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含义 | 第6页 |
| (二) 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特征 | 第6-8页 |
| 1、公有性 | 第7页 |
| 2、群体性 | 第7页 |
| 3、传统性 | 第7-8页 |
| 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 第8-10页 |
| (一) 保护农民利益角度 | 第8页 |
| (二) 维护国家利益角度 | 第8-9页 |
| (三) 保护社会利益角度 | 第9-10页 |
| 三、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的现状 | 第10-14页 |
| (一) 保护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国际条约 | 第10-13页 |
| 1、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 | 第10-11页 |
| 2、2001年《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 | 第11-13页 |
| (二) 我国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的现状 | 第13-14页 |
| 四、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的模式初探 | 第14-18页 |
| (一) 用现有知识产权制度保护 | 第14-16页 |
| (二) 设立专门的法律制度保护 | 第16-18页 |
| 五、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的具体问题 | 第18-26页 |
| (一) 权利的名称 | 第18-19页 |
| (二) 权利的客体 | 第19-20页 |
| (三) 权利的主体 | 第20-22页 |
| (四) 保护的期限 | 第22页 |
| (五) 权利的内容 | 第22-26页 |
| 1、农业植物遗传资源获取时的事先知情同意权 | 第22-24页 |
| 2、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使用后的利益分享权 | 第24-26页 |
| 结束语 | 第26-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