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社区工作者的参与式培训研究--以成都市芳草街道办事处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0页
   ·问题的提出第8页
   ·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8-10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0-14页
   ·社区工作者研究概况第10-11页
     ·关于社区工作者的基本理论层面第10页
     ·关于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制度安排层面第10页
     ·关于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层面第10页
     ·关于社区工作者的实证研究层面第10-11页
   ·社区工作者培训研究概况第11-12页
   ·参与式培训研究概况第12-14页
     ·介绍参与式培训的理念、方法等理论第12页
     ·关于参与式培训的实证研究第12-14页
第三章 理论方法模型与概念第14-23页
   ·理论基础第14-17页
     ·政府的有限作用第14页
     ·公民社会的崛起第14-15页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方法论第17-18页
     ·具体研究方法第18页
   ·模型第18-20页
     ·第一层次反应评估第19页
     ·第二层次学习评估第19页
     ·第三层次行为评估第19页
     ·第四层次结果评估第19-20页
   ·基本概念第20-23页
     ·社区第20页
     ·社区工作者第20-21页
     ·培训第21-22页
     ·参与式培训第22-23页
第四章 引入参与式培训提升社区工作者素质第23-26页
   ·建设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必要性第23页
   ·培训在建设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中的作用第23页
   ·社区工作者培训中传统讲授式培训的应用与不足第23-24页
   ·引入参与式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成效第24-26页
第五章 成都市芳草街道办事处参与式培训研究第26-39页
   ·芳草街道办事处的基本情况第26-28页
   ·参加参与式培训的社区工作者基本情况第28页
   ·开展参与式培训的具体步骤第28-32页
     ·培训需求分析第29页
     ·培训准备阶段第29页
     ·培训实施阶段第29-31页
     ·培训反馈评估阶段第31-32页
   ·柯氏模型评估参与式培训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中的作用第32-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第39-44页
   ·改变观念第39页
   ·培训者需具备良好素质第39-41页
   ·培训内容须具有针对性第41页
   ·政府保障培训经费第41-42页
   ·平衡参训者开展本职工作与接受培训之间的关系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个人简历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省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及其对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消费文化影响下的群体手机使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