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

成都市耕地种植业劳动力容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1页
1 绪论第11-22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20页
     ·耕地劳动力容量估算研究第12-16页
     ·耕地劳动力容量空间分布研究第16-17页
     ·耕地劳动力容量影响因素研究第17-19页
     ·文献评述第19-20页
   ·研究方案第20-22页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2-26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2-24页
     ·耕地第22-23页
     ·土地劳动力承载力第23页
     ·耕地种植业劳动力容量第23-24页
   ·基础理论借鉴第24-26页
     ·土地承载力理论第24-25页
     ·资源稀缺理论第25-26页
     ·空间劳动力承载力理论第26页
3 成都市耕地种植业劳动力容量测算第26-39页
   ·研究区概况第26-27页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状况第26-27页
     ·社会经济状况第27页
     ·土地资源状况第27页
   ·数据来源第27-28页
     ·统计数据第27页
     ·调查数据第27-28页
   ·成都市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第28页
   ·测算模型第28-29页
     ·各种植业单位面积劳动力容量测算模型第29页
     ·耕地各种植业劳动力容量测算模型第29页
     ·耕地种植业劳动力容量测算模型第29页
   ·成都市耕地种植业劳动力容量测算第29-39页
     ·各种植业单位面积劳动力用工数测算第29-33页
     ·各种植业单位面积劳动力容量测算第33-36页
     ·耕地各种植业劳动力容量测算第36-37页
     ·成都市耕地种植业劳动力容量测算第37-39页
4 成都市耕地种植业劳动力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39-44页
   ·耕地利用结构对耕地种植业劳动力容量的影响第39-42页
     ·调查村的耕地利用结构对耕地种植业劳动力容量的影响第40-41页
     ·成都市耕地利用结构对耕地种植业劳动力容量的影响第41-42页
   ·机械化水平对耕地种植业劳动力容量的影响第42-44页
5 结论与对策第44-47页
   ·结论第44-46页
   ·对策建议第46-47页
6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第47-48页
   ·研究不足第47页
   ·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REFERENCE)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附件第52-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58页
参与项目与科研课题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地产权弱化下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以成都市三村为例
下一篇:信阳市耕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