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农地产权弱化下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以成都市三村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导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5页
     ·农地产权理论内涵研究第10-12页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内涵研究第12-15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研究框架第15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5-16页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可能的创新第16-17页
     ·研究中的不足第17页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7-21页
   ·概念界定第17-19页
     ·产权的概念界定第17页
     ·产权的分类第17-18页
     ·农地产权的概念第18页
     ·农地产权弱化的概念第18-19页
     ·农地征收的概念第19页
     ·失地农民的概念第19页
     ·失地农民权益的概念第19页
     ·失地农民现状第19页
   ·理论基础第19-21页
     ·产权理论第19-20页
     ·租值消散理论第20页
     ·诺斯的新古典国家理论第20页
     ·阿马蒂亚森的权力交换理论第20-21页
3 产权弱化下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具体表现第21-25页
   ·失地农民权益受损问题的由来第21-22页
   ·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深层表现—农地的两种租值消散现象第22-23页
     ·农地的第一种租值消散现象第22-23页
     ·农地的第二种租值消散现象第23页
   ·失地农民农地征收合理定价权益受损第23-24页
   ·征收双方地位不平等,农地产权被肆意剥夺第24-25页
4 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机理分析第25-28页
   ·两种租值消散现象导致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机理分析第25-27页
     ·第一种租值消散现象导致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机理分析第25-26页
     ·第二种租值消散现象导致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机理分析第26-27页
   ·农地征收定价机制不合理导致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机理分析第27-28页
   ·政府职能缺失导致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机理分析第28页
5 成都市三村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实证分析第28-37页
   ·三村概况第28-29页
   ·实地调查情况第29页
   ·三村失地农民权益保障调查结果及其分析第29-37页
     ·租值消散问题实证分析第29-33页
     ·农地征收定价机制不合理问题实证分析第33-35页
     ·政府职能缺失问题实证分析第35-37页
   ·实证分析总结第37页
6 结论第37-38页
   ·研究结论第37-38页
7 政策建议第38-42页
   ·减小两种租值消散的途径第38-39页
     ·明确农地产权主体,强化农地产权第38-39页
     ·建立农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引导农地征收价格趋于合理第39页
   ·建立第三方评估制度,确保征收定价公平合理第39-40页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农地产权保护第40-41页
   ·完善农地征收权力交换的内容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附录1 农村土地利用调查问卷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研究
下一篇:成都市耕地种植业劳动力容量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