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研究思路 | 第1-15页 |
·旱稻生产特点及发展潜力 | 第7-8页 |
·铁的重要性 | 第8-10页 |
·石灰性土壤上植物易出现缺铁黄化现象 | 第10-12页 |
·植物缺铁的适应性机理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栽培方式对旱稻铁营养的影响 | 第15-32页 |
·引言 | 第1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5-1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缺铁小麦根系分泌物对旱稻铁营养状况的影响 | 第32-38页 |
·引言 | 第32-3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不同氮素形态对旱稻和水稻铁营养的影响 | 第38-44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9-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第五章 不同浓度氮形态对旱稻铁营养的影响 | 第44-51页 |
·引言 | 第4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4-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讨论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页 |
个人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