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风电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问题 | 第9-10页 |
| ·风电引起的其它电能质量问题 | 第10-11页 |
| ·电压波动和闪变分析模型及测试评估 | 第11-14页 |
| ·本文工作 | 第14-16页 |
| ·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影响因素及建模分析 | 第14页 |
| ·变动风速作用下的电压波动估算方法研究 | 第14页 |
| ·含风电场的全电网电压波动计算方法研究 | 第14-15页 |
| ·风电场并网运行引起闪变的测试研究 | 第15-16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风电机组类型及其运行特性 | 第17-25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风电机组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 第17-21页 |
| ·恒速风电机组的运行特性 | 第21-22页 |
| ·变速风电机组的运行特性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影响因素及建模分析 | 第25-36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考虑塔影效应和风剪切作用的风速模型 | 第25-27页 |
| ·叶片重力偏差对机械转矩的影响 | 第27-30页 |
| ·安装角度对重力力矩的影响 | 第28-29页 |
| ·重力偏差对重力力矩的影响 | 第29页 |
| ·重心位置偏差对重力力矩的影响 | 第29-30页 |
| ·算例分析 | 第30-34页 |
| ·风剪切和塔影效应对机械功率和转矩的影响 | 第30-33页 |
| ·叶片重力偏差对机械功率和转矩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本章结论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变动风速作用下的电压波动估算方法研究 | 第36-61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恒速风电机组动态模型 | 第36-43页 |
| ·常用的风电机组建模方法 | 第36-38页 |
| ·动态模型的建立 | 第38-41页 |
| ·波动转矩作用下机组的输出特性 | 第41-43页 |
| ·变速风电机组动态模型 | 第43-53页 |
|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结构与性能 | 第43页 |
| ·动态模型的建立 | 第43-51页 |
| ·波动转矩作用下机组的输出特性 | 第51-53页 |
| ·变动风速下的电压波动估算方法 | 第53-60页 |
| ·含恒速风电机组的电网 | 第53-58页 |
| ·含变速风电机组的电网 | 第58-60页 |
| ·本章结论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含风电场的全电网电压波动计算方法研究 | 第61-78页 |
| ·引言 | 第61页 |
| ·计算电压波动的电源等效方法 | 第61-68页 |
| ·并联电流源等效法 | 第62-63页 |
| ·定幅值工频电流源等效法 | 第63-67页 |
| ·算例分析 | 第67-68页 |
| ·时变动态相量理论在电压波动计算中的应用 | 第68-76页 |
| ·电力系统常规元件的时变动态相量模型 | 第69-73页 |
| ·含风电场电网的算例分析 | 第73-76页 |
| ·小结 | 第76页 |
| ·本章结论 | 第76-78页 |
| 第六章 风电场并网运行引起闪变的测试研究 | 第78-94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电压波动信号检出方法 | 第78-81页 |
| ·风电引起闪变的测试系统及其仿真 | 第81-87页 |
| ·IEC 闪变测试仪设计原理 | 第81-82页 |
| ·闪变测试系统模型 | 第82-83页 |
| ·系统仿真 | 第83-86页 |
| ·应用算例 | 第86-87页 |
| ·小结 | 第87页 |
| ·闪变值离散化算法的应用研究 | 第87-93页 |
| ·闪变值的离散计算方法 | 第87-89页 |
| ·离散化算法的误差分析 | 第89-91页 |
| ·离散化算法的应用 | 第91-93页 |
| ·小结 | 第93页 |
| ·本章结论 | 第93-94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94-95页 |
| 附录一 | 第95页 |
| 附录二 | 第95-96页 |
| 附录三 | 第96-98页 |
| 附录四 | 第98-106页 |
| 附录五 | 第106-108页 |
| 附录六 | 第108-114页 |
| 致谢 | 第114-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23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