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

在校研究生生活目的与意义研究

前言第1-13页
一、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第13-15页
 (一)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第13页
 (二) 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第13-15页
  1.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学术成果状况第14页
  2.当前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第14-15页
二、意义治疗理论的时代价值第15-16页
三、意义治疗简介第16-24页
 (一) 意义治疗产生的背景及其理论溯源第17-20页
  1.时代背景第17页
  2.个人独特经历第17-18页
  3.存在主义的哲学本体论基础第18页
  4.意义治疗理论是对弗洛伊德、阿德勒思想的扬弃第18-20页
 (二) 意义治疗核心理论介绍第20-24页
  1.意义治疗的含义第20页
  2.意义治疗三个理论假设第20-23页
  3.意义治疗在临床上的治疗对象第23页
  4.主要的施治技术第23-24页
四、意义治疗理论的现实意义与本研究的理论构想第24-25页
五、研究方法第25-28页
 1.研究目的第25页
 2.测试工具第25-26页
 3.抽样方法与被试构成第26-27页
 4.研究步骤第27页
 5.研究方法第27-28页
六、开放性问卷的调查结果第28页
七、在校研究生《生活目的测验》(PIL)结果第28-45页
 1.因素的主效应检验第30-33页
   ·就业前景(M)对PIL总分有显著的主效应第30页
   ·专业素质(N)对PIL总分有显著的主效应第30-31页
   ·考博意向(O)对PIL总分有显著的主效应第31-33页
 2.因素间的交互效应检验第33-45页
   ·“年级”与“生源性质”对PIL总分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第33-34页
   ·“文理”与“情感架构”对PIL总分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第34-35页
   ·“家庭结构”与“经济状况”对PIL总分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第35-37页
   ·“学生类别”与“性别”对PIL总分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第37-38页
   ·“躯体健康”与“人际关系”对PIL总分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第38-42页
   ·“人际关系”与“经济状况”对PIL总分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第42-45页
八、分析与讨论第45-55页
 (一) 对主要效应的分析与讨论第45-47页
  1.就业前景第46页
  2.专业素质第46页
  3.考博意向第46-47页
 (二) 对交互效应的分析与讨论第47-53页
  1.“年级*专业背景”的交互作用第47-48页
  2.“文理*情感架构”的交互作用第48页
  3.“家庭类型*经济状况”的交互作用第48-49页
  4.“生源性质*性别”的交互作用第49页
  5.“躯体状况*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第49-51页
  6.“人际关系*经济状况”第51-53页
 (三) 来自《生活目的测验》的结论第53-55页
九、《生活目的测验》结果的含义第55-56页
十、意义治疗理论对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第56-67页
 (一) 研究生群体本身应该注重自我教育第56-60页
  1.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第56-57页
  2.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第57-58页
  3.确立学习目标与努力方向,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第58-59页
  4.注重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第59-60页
 (二) 学校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对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第60-67页
  1.缓解学生的经济困难第60-61页
  2.关注研究生的情感困惑第61-63页
  3.加强对学生专业意识与就业观念的正确宣传、教育和引导第63页
  4.训练学生自决的能力第63-64页
  5.培养富于责任感的个性第64-67页
结束语第67-69页
注释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附录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睾丸酮丛毛单胞菌3α-HSD/CR等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
下一篇:三峡水库135m蓄水后大宁河回水段水体富营养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