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基因的表达论文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3α-HSD/CR等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英文摘要第10-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6页
 1 类固醇化合物第14-16页
   ·甾体的结构与取代特征第14页
   ·甾醇的种类第14-15页
   ·生物体内类固醇的转运第15页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第15页
   ·类固醇含量的检测第15-16页
 2 类固醇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第16-17页
   ·微生物对甾体转化的反应类型和他的反应机理第16-17页
     ·羟化反应机理第16页
     ·脱氢反应机理第16-17页
   ·微生物对甾醇侧链的降解第17页
   ·微生物对甾体母核的降解第17页
 3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研究进展第17-26页
   ·睾丸酮丛单胞毛菌第17-18页
   ·类固醇底物对睾丸酮丛毛单胞菌酶的诱导表达第18-20页
     ·TIP1第19页
     ·TIP4第19页
     ·TIP8第19-20页
     ·TIP11第20页
     ·其它一些酶第20页
   ·羟类固醇脱氢酶(HSDs)的特性第20-23页
     ·3α-HSDs介导的反应第20-21页
     ·C testosteroni的3α-HSD/CR是SDR家族的新成员第21-22页
     ·C testosteroni的3α-HSD/CR的三维结构第22-23页
   ·C. testosteroni 3α-HSD/CR基因附近的基因组成第23-24页
   ·类固醇对Comamonas testosteroni ATCC119963 3α-HSD/CR基因的表达调控第24-26页
     ·操纵基因第24-25页
     ·抑制子RepA第25页
     ·抑制子RepB第25-26页
 4 基因的表达调控第26-32页
   ·转录水平的调控第26-32页
     ·DNA结合蛋白第26-27页
     ·操纵子的转录调控第27-31页
       ·启动子第28-29页
       ·增强子第29-30页
       ·负控诱导系统第30页
       ·负控阻遏系统第30页
       ·正控诱导系统第30-31页
     ·细菌的应急反应第31页
     ·通过σ因子更换的调控第31页
     ·信号传导和二组分调节系统第31页
     ·多启动子调控的操纵子第31-32页
   ·转录后调控第32页
 5.工程菌改造策略第32-34页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第32页
   ·基因重组技术第32-34页
     ·质粒转移构建多质粒菌株第33页
     ·利用质粒突变筛选高效降解工程菌第33页
     ·DNA改组技术第33-34页
 6 存在问题和本研究的意义第34-36页
第二章 3A-HSD/CR、ACTIVATOR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36-6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6-46页
   ·材料第36-37页
     ·菌种和质粒第36页
     ·培养基第36页
     ·酶、生化试剂及试剂盒第36-37页
     ·ELISA第37页
   ·方法第37-46页
     ·细菌培养第37页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7-43页
       ·3α-HSD/CR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7-42页
       ·Activator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2-43页
     ·质粒pKtacl-act1、pKtacl-act2、pKtacl-act3和pKtacl-act4的构建与检测第43-45页
       ·质粒pKtacl-act1和pKtacl-act2的构建第43-44页
       ·质粒pKtacl-act3和pKtacl-act4的构建第44页
       ·重组质粒的稳定性检测第44页
       ·重组质粒的activator表达检测第44-45页
       ·重组质粒分别与pAXl一起转化大肠杆菌的3α-HSD/CR和activator检测第45页
     ·细菌总蛋白的测定第45页
     ·ELISA检测第45-4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6-61页
   ·3α-HSD/CR表达载体的构建(pET-15b-3α)第46-48页
   ·Activator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8-50页
   ·质粒pKtacl-act1、pKtacl-act2、pKtacl-act3和pKtacl-act4的构建第50-55页
     ·质粒pKtacl-act1和pKtacl-act2的构建第50-54页
     ·质粒pKtacl-act3和pKtacl-act4的构建第54页
     ·质粒pKtacl-act1、pKtacl-act2、pKtacl-act3和pKtacl-act4的启动子区序列分析第54-55页
   ·质粒pKtacl-act1、pKtacl-act2、pKtacl-act3和pKtacl-act4的检测第55-61页
     ·稳定性检测第55-57页
     ·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的的activator表达检测第57-58页
     ·重组质粒分别与pAXl一起转化大肠杆菌的3α-HSD/CR和activator检测第58-61页
 3 讨论第61-64页
   ·表达载体的作用第61页
   ·activator的作用第61-62页
   ·细菌的防御机制与重组质粒的稳定性第62页
   ·抗体的特异性第62-64页
第三章 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第64-8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64-69页
   ·材料第64-65页
   ·方法第65-6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9-81页
   ·利用PCR筛选基因工程菌第69-70页
   ·基因工程菌的Southern检测第70-71页
   ·睾丸酮对细菌的诱导第71页
   ·工程菌稳定性的检测第71-78页
     ·不添加抗生素进行连续传代培养的3α-HSD/CR检测第72-73页
     ·不添加抗生素进行连续继代培养的activator检测第73-74页
     ·添加抗生素进行连续继代培养的3α-HSD/CR检测第74-75页
     ·添加抗生素进行连续继代培养的activator检测第75-76页
     ·Activator对3α-HSD/CR表达的影响第76-78页
   ·RT-PCR检测第78-80页
   ·双向电泳的结果第80-81页
 3 讨论第81-85页
小结第85-88页
 1 主要结论第85-86页
 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86-87页
 3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87页
 4 已发表相关论文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104页
附录Ⅰ 类固醇的生物转化、合成简图第104-105页
附录Ⅱ RNA聚合酶及其与启动子的相互作用第105-106页
附录Ⅲ 缓冲液等的配制第106-109页
附录Ⅳ 缩写词和英汉对照第109-111页
致谢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械密封环温度场/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下一篇:在校研究生生活目的与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