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概况 | 第12页 |
·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趋势的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2 研究地自然环境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4-20页 |
·研究地自然环境概况 | 第14-17页 |
·三峡水库概况 | 第14-16页 |
·大宁河区域概况 | 第16-17页 |
·大宁河的水体概况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观测方法 | 第17-18页 |
·监测方法 | 第18页 |
·评价方法 | 第18-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45页 |
·2003年9月大宁河135M回水段水体富营养化监测 | 第20-24页 |
·监测结果与分析 | 第21-22页 |
·营养状态评价 | 第22-24页 |
·2004年3月大宁河139M回水段水体富营养化监测 | 第24-26页 |
·监测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营养状态评价 | 第25-26页 |
·2004年4月大宁河135M回水段水体富营养化监测 | 第26-33页 |
·2004年4月大宁河135m回水段长河段富营养化监测 | 第26-27页 |
·2004年4月大宁河135m回水段水体面状富营养化监测 | 第27-31页 |
·2004年4月大宁河135m回水段水体垂向富营养化监测 | 第31-33页 |
·2004年7月大宁河水体富营养化监测 | 第33-37页 |
·2004年7月大宁河135m回水段长河段水体富营养化监测 | 第33-36页 |
·2004年7月大宁河135m回水段水体垂向富营养化监测 | 第36-37页 |
·四次大宁河135M回水段长河段富营养化监测的比较 | 第37-41页 |
·四次监测结果的比较 | 第37-40页 |
·四次评价结果的比较 | 第40-41页 |
·2004年4月和7月大宁河135M回水段水体两次垂向监测的比较 | 第41-45页 |
·2004年4月与7月白水河10#水体两次垂向监测结果的比较 | 第41-43页 |
·2004年4月与7月大宁湖7#水体两次垂向监测结果的比较 | 第43-45页 |
4 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 第45-50页 |
·大宁河135M回水段水体营养状态升高的原因分析 | 第45-46页 |
·防治对策和措施 | 第46-50页 |
·国内的富营养化防治技术 | 第46-48页 |
·对大宁河的防治对策与措施 | 第48-50页 |
5 结论和建议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讨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