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缩略语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2页 |
·背景介绍 | 第10-11页 |
·论文所做的工作 | 第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2 数字电视概述 | 第12-16页 |
·数字电视的概念 | 第12页 |
·数字电视的优势 | 第12-14页 |
·数字电视传输质量高 | 第12-13页 |
·数字电视传输信道利用率高 | 第13页 |
·数字电视视听效果好 | 第13页 |
·数字电视能提供更丰富的增值服务 | 第13-14页 |
·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国外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3 DVB标准 | 第16-26页 |
·DVB标准体系 | 第16页 |
·DVB复用机制 | 第16-18页 |
·PES封装 | 第17页 |
·Section封装 | 第17-18页 |
·传输流复用 | 第18页 |
·TS包结构 | 第18-20页 |
·节目专用信息(PSI) | 第20-25页 |
·PAT | 第21-22页 |
·PMT | 第22-24页 |
·CAT | 第24-25页 |
·数字电视业务信息(SI)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4 条件接收系统 | 第26-39页 |
·条件接收技术的发展 | 第26-27页 |
·条件接收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27-30页 |
·控制字与加扰、解扰 | 第27-29页 |
·控制字的加密和ECM | 第29-30页 |
·业务密钥的加密和EMM | 第30页 |
·DVB标准对条件接收的支持 | 第30-33页 |
·MPEG-2中关于条件接收的规定 | 第30-31页 |
·DVB中关于条件接收的规定 | 第31-33页 |
·加密节目的基本处理过程 | 第33页 |
·多个条件接收系统的协同工作模式 | 第33-36页 |
·同密模式 | 第33-34页 |
·多密模式 | 第34-36页 |
·中视联条件接收系统ChinaCrypt | 第36-38页 |
·ChinaCrypt的主要系统特性 | 第36-37页 |
·ChinaCrypt的安全性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5 ChinaCrypt的移植和测试 | 第39-49页 |
·移植所要做的工作 | 第39-43页 |
·实时操作系统驱动 | 第39-40页 |
·智能卡驱动 | 第40页 |
·FLASH存储器驱动 | 第40页 |
·解复用器驱动 | 第40-41页 |
·解扰器驱动 | 第41页 |
·屏幕显示 | 第41-43页 |
·ChinaCrypt的几种授权方式 | 第43-46页 |
·定期预定 | 第43-45页 |
·分次付费 | 第45页 |
·即时付费 | 第45-46页 |
·移植测试 | 第46-48页 |
·基本功能测试 | 第46-47页 |
·接收EMM消息测试 | 第47页 |
·IPPV功能测试 | 第47-48页 |
·其它功能测试 | 第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6 关于CA的两点创新理解 | 第49-52页 |
·关于多个条件接收系统协同工作模式的创新理解 | 第49-50页 |
·关于授权发送模型的创新理解 | 第50-52页 |
7结束语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