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液压传动论文

PLC控制模具研配液压机双缸同步控制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6页
   ·模具研配液压机发展现状、课题的来源及意义第10页
     ·模具研配液压机的发展现状第10页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第10页
   ·模具研配液压机简介第10-15页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第15-16页
2 同步控制系统方案论证第16-25页
   ·液压同步控制方式分类与比较第16页
   ·几种控制形式特点比较及适用场合第16-18页
   ·液压同步控制策略与同步控制的发展第18-19页
   ·典型液压同步回路第19-21页
   ·本文采用比例流量阀与伺服阀同时控制的同步控制方案第21-25页
3 模具研配液压机同步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实现第25-38页
   ·液压缸在快速下行过程中的粗略同步控制第25-31页
     ·电液位置同步控制方案第25-26页
     ·电液比例控制性能分析第26-27页
     ·比例流量阀主要参数的选择与应用第27-31页
   ·双液压缸在下行过程中的精确同步的实现第31-38页
     ·电液伺服位置同步控制方案第32页
     ·电液伺服性能分析第32-33页
     ·伺服阀主要参数的选择与应用第33-38页
4 模具研配液压机同步性能的理论分析第38-61页
   ·伺服阀控制双缸同步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8-45页
     ·本研配液压机工作原理第39-40页
     ·伺服阀控制非对称缸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0-42页
     ·动态特性分析第42-45页
   ·仿真分析第45-47页
   ·同步性能分析第47-49页
   ·结论第49页
   ·同步系统的自适应控制第49-57页
     ·自适应控制方案的选取第49-52页
     ·列写数学模型第52-54页
     ·建立等效误差系统第54页
     ·寻找自适应控制律第54-55页
     ·画出以此POPV理论为基础设计的自适应物理实现控制模型第55页
     ·模型参数的选取第55-56页
     ·控制精度及系统稳定性分析第56-57页
   ·加入自适应控制后的仿真分析第57-60页
     ·控制性能分析第57-59页
     ·参数变化的性能分析第59-60页
   ·本课题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案的意义第60-61页
     ·与PID控制策略比较第60页
     ·应用本课题的参考模型用到其它系统上的效果第60-61页
5 模具研配液压机同步控制系统仿真及控制规律的研究第61-68页
   ·仿真参数的选择与设置第62-65页
     ·仿真模型参数的计算第62-64页
     ·解法参数的设置第64-65页
     ·仿真输出的处理第65页
   ·仿真工程中的误差分析第65-68页
     ·模型建立过程中的误差第65-66页
     ·参数取值的误差第66页
     ·仿真精度分析的意义第66-68页
6 模具研配液压PLC控制第68-80页
   ·PLC控制模具研配液压机的工作原理第68-69页
   ·控制系统PLC硬件设计第69-70页
   ·PLC程序编程第70-80页
     ·通讯部分程序的编制第70-74页
     ·拨码输入部分程序的编制第74-77页
     ·PLC控制双缸同步部分程序的编制第77-80页
7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附录A PLC配置参数第86-87页
附录B 重要部分PLC程序第87-102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麦芽的化学成分及炮制学研究
下一篇:东亚钳蝎抗神经兴奋肽Ⅱ的表达条件优化及纯化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