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与商性关系的研究
| 1 绪论 | 第1-12页 |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页 |
| ·国内外关于人性研究动态 | 第10页 |
| ·国内外关于商性研究动态 | 第10页 |
| ·本课题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2 人性泛论 | 第12-23页 |
| ·人类对人性的认识 | 第12-13页 |
| ·人性的含义 | 第12页 |
| ·关于人性善恶之争 | 第12-13页 |
| ·人性之争长期存在的原因 | 第13页 |
|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 第13-15页 |
| ·人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 第13-14页 |
|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 第14页 |
| ·人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 | 第14-15页 |
| ·人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 第15-16页 |
| ·人性的共性与个性 | 第15-16页 |
| ·人性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 第16页 |
| ·人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 第16-17页 |
| ·人性和历史文化 | 第17-18页 |
| ·人性属于文化的范畴 | 第17-18页 |
| ·不同文化造就了人性差异 | 第18页 |
| ·文化促进人性的提升 | 第18页 |
| ·人性与需要和利益 | 第18-20页 |
| ·需要的客观性和利益的正当性 | 第18-19页 |
|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需要和利益的社会性 | 第19页 |
| ·需要和利益实现的基本途径 | 第19-20页 |
| ·人性与交往 | 第20-21页 |
| ·交往的涵义 | 第20页 |
| ·人的本性衍生出交往 | 第20-21页 |
| ·人际交往应遵循的原则 | 第21页 |
| ·人性和人的价值 | 第21-22页 |
| ·人的价值的涵义 | 第21页 |
| ·人性与人的价值观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3 商性立论 | 第23-31页 |
| ·何谓商性 | 第23-25页 |
| ·狭义与广义的商性 | 第23-24页 |
| ·商性是人性的组成部分 | 第24-25页 |
| ·商性属于文化范畴 | 第25-26页 |
| ·商性与民族文化 | 第25页 |
| ·商性与宗教 | 第25-26页 |
| ·商性与商德 | 第26-27页 |
| ·商德的涵义 | 第26-27页 |
| ·商性与商德的关系 | 第27页 |
| ·商性与智慧 | 第27-29页 |
| ·智慧的涵义 | 第27-29页 |
| ·高度的智慧是商性的内涵之一 | 第29页 |
| ·现代社会人人都有商性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4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与商性的关系 | 第31-43页 |
| ·人性与商性关系综述 | 第31页 |
| ·人性是商性的本源与基础 | 第31页 |
| ·商性是人性的延伸与发展 | 第31页 |
| ·商性在改变、丰富、提升着人性 | 第31-34页 |
| ·没有商性的人性是单纯、低级的 | 第31-32页 |
| ·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商性与古朴的人性发生抵触 | 第32-33页 |
| ·市场经济呼唤人性的回归 | 第33-34页 |
| ·从义利观的变化看商性对人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我国历史上义利观的演进过程 | 第34-35页 |
| ·中西方义利观的比较 | 第35页 |
| ·当代义利观使商性提升着人性 | 第35页 |
| ·从新时代的商业准则看商性对人性的影响 | 第35-42页 |
| ·平等互利 | 第35-36页 |
| ·货真价实,以质取胜 | 第36页 |
| ·诚实守信,诚信为本 | 第36-39页 |
| ·顾客是上帝 | 第39页 |
| ·把握商机,拓展市场 | 第39-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5 结论 | 第43-44页 |
| ·基本结论 | 第43页 |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43页 |
| ·研究展望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48页 |
| 详细摘要 | 第48-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