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13页 |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原因分析 | 第13-17页 |
(一) 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 第13页 |
(二) 会计语言的不精确 | 第13-14页 |
(三) 财务报表模式的不完善 | 第14-15页 |
(四) 诚信环境及造假成本因素 | 第15-17页 |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常用手法 | 第17-36页 |
(一) 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 | 第17-19页 |
(二)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 | 第19-22页 |
(三) 利用会计政策粉饰财务报表 | 第22-25页 |
(四) 利用不恰当的会计核算粉饰财务报表 | 第25-29页 |
(五) 滥用会计估计粉饰财务报表 | 第29-33页 |
(六) 通过非经常性收入进行利润操纵 | 第33-36页 |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识别方法 | 第36-56页 |
(一) 上市公司报表粉饰问题识别的注意事项 | 第36-37页 |
(二) 识别报表粉饰问题的前期准备——密切关注财务舞弊预警信号(Warning–Signs) | 第37-38页 |
(三) 上市公司报表粉饰问题识别的具体方法 | 第38-43页 |
(四) 上市公司报表粉饰问题识别的辅助方法——报表重点科目分析 | 第43-56页 |
四、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问题的处理 | 第56-64页 |
(一) 引入现金流量指标体系加以分析 | 第56-62页 |
(二) 去除报表数据虚假成分加以分析 | 第62-64页 |
结束语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8页 |
附表1 | 第65-67页 |
附表2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后记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