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标准与检验论文

食品中红花黄色素的检测及其稳定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0页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第10-11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0页
 1.1 化学组分第13-14页
 1.2 提取分离第14-15页
 1.3 含量分析第15页
 1.4 药理作用第15-17页
 1.5 红花黄色素的应用第17-18页
 1.6 题依据及工作安排第18-20页
第二章 红花黄色素的提取分离第20-26页
 2.1 仪器和材料第20页
 2.2 方法与结果第20-24页
  2.2.1 红花黄色素的提取第20-23页
  2.2.2 红花黄色素的分离纯化第23-24页
 2.3 讨论第24-26页
第三章 RP-HPLC测定食品中红花黄色素方法建立第26-38页
 3.1 方法原理第26页
 3.2 仪器与材料第26-27页
 3.3 方法及结果第27-37页
  3.3.1 测定色谱条件的优化选择第27-32页
  3.3.2 方法学考察第32-36页
  3.3.3 样品测定第36-37页
 3.4 讨论第37-38页
第四章 RP-HPLC测定新疆不同产地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第38-42页
 4.1 仪器与材料第38页
 4.2 试验方法第38页
 4.3 试验结果第38-41页
 4.4 讨论第41-42页
第五章 红花黄色素稳定性研究第42-52页
 5.1 仪器与材料第42页
 5.2 方法与结果第42-51页
  5.2.1 花黄色素的吸收光谱第42-43页
  5.2.2 pH值对色素颜色的影响第43页
  5.2.3 pH值对色素吸收光谱的影响第43-44页
  5.2.4 pH值对色素热稳定性的影响第44-45页
  5.2.5 不同pH值下光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第45-47页
  5.2.6 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第47-48页
  5.2.7 糖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第48-49页
  5.2.8 氧化剂、还原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第49-50页
  5.2.9 防腐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第50-51页
  5.2.10 不同食用酸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第51页
 5.3 讨论第51-5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简介第58-59页
导师评阅表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白药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
下一篇:结实期土壤水分胁迫对稻麦物质运转和籽粒灌浆的影响及其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