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3页 |
英文提要 | 第3-7页 |
零 解题 | 第7-9页 |
·心理动词“死”字句 | 第7页 |
·心理动词“死”字句中的主宾互易现象 | 第7-8页 |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8-9页 |
·对句式的限制 | 第9页 |
一 “(N1)V死(N2)了”结构对心理动词V的语义及范围限制 | 第9-15页 |
·心理动词及其分类 | 第10-13页 |
·心理动词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心理动词的两种类别 | 第10-13页 |
·“(N1)V死(N2)了”结构中心理动词V的语义特征分析 | 第13-15页 |
·“(N1)V死(N2)了”中正向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 | 第13-14页 |
·“(N1)V死(N2)了”中反向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 | 第14-15页 |
二 “(N1)V死(N2)了”结构中的主宾互易情况考察 | 第15-29页 |
·对主、宾语选择上的限制 | 第16页 |
·主宾互易情况分类 | 第16-26页 |
·第一、二人称代词充当主、宾语 | 第17-19页 |
·第一、三人称代词充当主、宾语 | 第19-21页 |
·第二、三人称代词充当主、宾语 | 第21-23页 |
·表人名词充当主、宾语 | 第23-25页 |
·表人名词/代词、表物名词充当主、宾语 | 第25-26页 |
·主宾互易现象的存在理据 | 第26-29页 |
·N1、N2影响主宾互易的条件 | 第26-27页 |
·心理动词V影响主宾互易的条件 | 第27-29页 |
三 “(N1)V死(N2)了”的结构变体 | 第29-36页 |
·“(N1)V死(N2)了”转换成“把”字句的条件 | 第29-31页 |
·“(N1)把(N2)V死了”与“(N2)把(N1)V死了”的主宾互易情况 | 第31-36页 |
·第一、二人称代词充当主、宾语 | 第31-34页 |
·第一、三人称代词充当主、宾语 | 第34-36页 |
四 A、B两式的异同 | 第36-41页 |
·句法方面 | 第36页 |
·语义方面 | 第36-38页 |
·N1和N2语义职能的关系 | 第37页 |
·N1与N2语义职能的不可改变性 | 第37-38页 |
·语用方面 | 第38-41页 |
·话题与焦点 | 第38页 |
·语境对A,B两式的选择 | 第38-40页 |
·语言的“经济原则” | 第40-41页 |
五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