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及资源分析

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9页
1 引言第9-27页
   ·大豆灰斑病研究进展第9-15页
     ·生理分化第9页
     ·抗感鉴定标准第9-10页
     ·抗性遗传第10-11页
     ·抗病育种第11-12页
     ·抗源筛选第12-13页
     ·生物学特性第13页
     ·抗性机制第13-15页
   ·标记技术第15-20页
     ·遗传标记第15页
     ·DNA分子标记第15-18页
     ·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第18-20页
   ·大豆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进展第20-25页
     ·质量抗病性状的基因定位第20-23页
     ·数量抗病性状的基因定位第23-25页
   ·大豆灰斑病抗病育种目前存在问题第25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5-2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7-40页
   ·实验材料第27-30页
     ·SSR标记分析所用品种及群体第27页
     ·抗性资源检测材料第27-30页
     ·供试菌种第30页
   ·实验方法第30-40页
     ·灰斑病菌的培养及接种第30页
     ·群体的抗性鉴定第30-31页
     ·大豆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1-33页
     ·抗感池的建立第33页
     ·SSR分析第33-39页
     ·数据统计第39页
     ·连锁分析第39-4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0-47页
   ·抗性鉴定结果分析第40-41页
   ·SSR标记结果分析第41-44页
     ·引物筛选第41页
     ·小群体检测第41-42页
     ·连锁分析第42-44页
   ·抗感种质资源符合性检测第44-47页
     ·三个SSR标记在抗感病种质资源中的等位变异分布特点第45-46页
     ·三个SSR标记辅助鉴定效率分析第46-47页
4 讨论第47-50页
   ·抗病性鉴定第47页
   ·BSA法筛选引物的准确性第47-48页
   ·杂合型条带分析第48页
   ·抗性基因定位第48-49页
   ·标记辅助育种的发展策略第49页
   ·黑龙江省抗感品种资源符合性检测第49-50页
5 结论第50-51页
   ·抗病性鉴定第50页
   ·引物筛选及小群体检测第50页
   ·连锁分析第50页
   ·黑龙江省抗感病种质资源符合性检测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8页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产权制度改革
下一篇:哈尔滨东安锻铸厂的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