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莪术、仙鹤草配伍抗肿瘤理论与实验研究
引言 | 第1-13页 |
理论探讨 | 第13-23页 |
一、 历代医家对肿瘤的认识 | 第13-14页 |
二、 肿瘤病因病机探讨 | 第14-16页 |
三、 肿瘤治则治法探讨 | 第16-17页 |
四、 选药与配伍意义 | 第17-23页 |
(一) 夏枯草的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 | 第17-18页 |
(二) 莪术的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 | 第18-19页 |
(三) 仙鹤草的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 | 第19-21页 |
(四) 夏枯草、莪术、仙鹤草配伍意义 | 第21-23页 |
实验研究 | 第23-34页 |
一、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一)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二) 实验药物 | 第23页 |
(三) 实验器材 | 第23页 |
(四) 试剂 | 第23-24页 |
二、 实验方法及结果 | 第24-34页 |
(一)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二) 实验结果 | 第24-34页 |
讨论 | 第34-38页 |
一、 关于病理模型的选择 | 第34页 |
二、 关于药物、剂量与给药途径的确定 | 第34-35页 |
三、 对荷瘤小鼠体重及一般状况的影响 | 第35-36页 |
四、 对荷瘤小鼠血清中IL-2含量的影响 | 第36页 |
五、 对荷瘤小鼠血清中TNF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六、 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录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