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岗位知识含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0-13页
 第二节 研究的基础问题:知识岗位界定及特征总结第13-14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意义第14-17页
第二章 研究回顾和文献综述第17-33页
 第一节 体力工作生产率的提高第17-21页
 第二节 知识工作者的兴起和定义第21-25页
 第三节 信息化的宏观测度理论第25-28页
 第四节 知识员工与非知识员工之特征区别第28-33页
第三章 指标体系的选取及数据采集第33-44页
 第一节 岗位知识含量研究假设第33-35页
 第二节 工作分析方法的借鉴第35-38页
 第三节 PAQ问卷的改造第38-42页
 第四节 数据的采集第42-44页
第四章 数据处理及实证研究第44-63页
 第一节 原始数据的预处理第44-45页
 第二节 相似岗位可信度验证第45-46页
 第三节 指标提炼公式第46-50页
 第四节 利用聚类法得出的岗位知识等级第50-51页
 第五节 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的岗位知识等级第51-52页
 第六节 岗位知识等级的修正及检验第52-54页
 第七节 岗位样本的主因子象限图第54-57页
 第八节 工作特征指标区域分类图的验证第57-60页
 第九节 决策树方法试验第60-63页
第五章 结论及研究方向第63-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9-70页
附录一: 相同岗位的“频率”和“重要性”指标按小类平均表第70-71页
附录二: knO-kn7 8个一级指标的计算值第71-73页
附录三: 聚类法的相关数据第73-74页
 1 运用聚类法得出的岗位知识含量等级第73页
 2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第73-74页
附录四: 因子分析法的相关数据第74-78页
 1 KnO-kn7等8个一级指标的相关系数阵第74页
 2 KMO和Barlett’s检验结果第74页
 3 主成分列表第74页
 4 因子得分系数阵第74页
 5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74-75页
 6 旋转后的主成分图第75页
 7 岗位样本的主因子计算值第75-77页
 8 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的岗位知识含量等级第77-78页
附录五: 样本岗位知识含量等级的最终修正值第78-79页
附录六: 运用决策树对问卷分析的结果第79-80页
 1 决策树的一枝:信息处理低分岗位的知识含量分布第79页
 2 决策树的另一枝:信息处理高分岗位的知识含量分布第79-80页
致谢辞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然多羟基酚类化合物Pallidol的全合成和Baicalein的结构改造
下一篇:唐代绘仕女画及审美风气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