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第一章 水稻条纹叶枯病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水稻条纹叶枯病 | 第11-13页 |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 | 第13-16页 |
·化学控制 | 第13-14页 |
·生物控制 | 第14页 |
·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的新思想、新策略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灰飞虱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分子鉴定及功能初探 | 第16-56页 |
·前言 | 第16-27页 |
·昆虫的先天免疫 | 第16-22页 |
·昆虫免疫系统对不同病原体的识别 | 第17-18页 |
·昆虫先天免疫途径 | 第18-21页 |
·昆虫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抑制消减杂交及其应用 | 第22-27页 |
·抑制消减杂交(SSH)简介 | 第22-24页 |
·SSH技术的优点 | 第24-25页 |
·SSH在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36页 |
·材料 | 第27页 |
·灰飞虱 | 第27页 |
·细菌菌株 | 第27页 |
·培养基配方 | 第27页 |
·菌液的制备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36页 |
·灰飞虱的培养 | 第27-28页 |
·E.coli免疫刺激灰飞虱 | 第28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28页 |
·Poly(A)+ mRNA的分离纯化 | 第28-29页 |
·抑制消减库的构建 | 第29-30页 |
·抑制消减库的筛选 | 第30-32页 |
·Mucin基因Northern杂交检测 | 第32-33页 |
·Mucin基因3’RACE | 第33页 |
·Mucin基因部分全长在原核生物中的表达 | 第33-36页 |
·实验结果 | 第36-45页 |
·E.coli免疫刺激的、带毒的和对照灰飞虱的总RNA抽提 | 第36页 |
·SSH第一、二轮PCR检测结果 | 第36-37页 |
·抑制消减库的获得 | 第37页 |
·抑制消减库的筛选及免疫相关基因片段的获得 | 第37-39页 |
·阳性克隆测序结果及序列分析 | 第39-41页 |
·Mucin基因Northern杂交结果 | 第41-42页 |
·Mucin基因 3’RACE结果 | 第42-44页 |
·Mucin基因部分ORF在E.coli BL21中的表达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9页 |
·SSH在本实验中的应用 | 第45页 |
·Mucin基因及其功能 | 第45-47页 |
·运铁蛋白基因(Transferrin) | 第47页 |
·灰飞虱免疫相关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第三章 灰飞虱微管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分子鉴定 | 第56-84页 |
·前言 | 第56-5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7-63页 |
·材料 | 第57页 |
·方法 | 第57-63页 |
·PCR引物的设计 | 第57页 |
·灰飞虱总RNA的抽提 | 第57页 |
·反转录和PCR(RT-PCR) | 第57-58页 |
·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58页 |
·新鲜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58-59页 |
·阳性菌落的挑选和鉴定 | 第59页 |
·目的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测定 | 第59页 |
·3’和5’-RACE | 第59-61页 |
·灰飞虱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61页 |
·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第61-62页 |
·LSTUB3的 Southern杂交 | 第62页 |
·LSTUB3 的Northern杂交 | 第62页 |
·LSTUB3在原核生物中的表达 | 第62-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3-78页 |
·L. striatellusα1,α2,β2,β3-微管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63-73页 |
·LSTUB3的Southern印迹分析 | 第73-74页 |
·LSTUB3的Northern印迹分析 | 第74页 |
·LSTUB3在E.coli BL21中的表达 | 第74-78页 |
·讨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 谢 | 第84-85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