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物权论文

试论中国不动产物权登记的立法模式和法律基础

导言第1-11页
第一章 不动产物权登记模式的比较第11-28页
 第一节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法律基础第11-23页
  一、 物权公示原则第11-14页
  二、 物权公示原则的基础--物权行为理论第14-19页
  三、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方法、目的及效力第19-23页
 第二节 各国(地区)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模式第23-28页
  一、 德国法登记主义第23-24页
  二、 法国法登记主义第24-26页
  三、 托伦斯登记制度第26-27页
  四、 我国香港地区的契约登记制度第27-28页
第二章 中国不动产物权登记模式的倾向第28-39页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的效力第28-33页
  一、 登记要件主义与登记对抗主义第28-29页
  二、 我国不动产登记的效力模式第29-33页
 第二节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审查第33-35页
  一、 实质审查主义与形式审查主义第33-34页
  二、 我国不动产登记的审查模式第34-35页
 第三节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公信第35-38页
  一、 我国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第35-37页
  二、 与公信力相关的制度的完善第37-38页
 第四节 不动产登记簿的编制第38-39页
第三章 中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对策第39-51页
 第一节 统一不动产物权登记管理体制第39-43页
  一、 登记机关不统一第40-42页
  二、 不动产登记的法律依据不统一第42页
  三、 不动产登记的法律效力不统一第42-43页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房地产权属类型第43-47页
  一、 总登记和初始登记第43-44页
  二、 不动产预告登记第44-47页
 第三节 建立集中、透明的登记信息机制第47-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市崇明东滩湿地生态恢复和重建工程中的生态学研究——以鸟类、植被和生态效益调查为例
下一篇:灰飞虱免疫相关基因及微管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分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