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运营技术论文--公路运输安全技术论文

营业性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24页
 1.1 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20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关键问题第20-22页
  1.3.1 研究目的与目标第20页
  1.3.2 研究内容第20-22页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2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2-24页
  1.4.1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4.2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2章 客运安全管理理论探讨第24-37页
 2.1 客运安全管理的结构模型第24-29页
 2.2 客运安全的影响要素集合第29-35页
  2.2.1 行为要素集合第29-30页
  2.2.2 物质要素集合第30-32页
  2.2.3 信息要素集合第32-34页
  2.2.4 体制要素集合第34页
  2.2.5 利益要素集合第34-35页
 2.3 客运安全管理体系的层次第35-37页
第3章 客运安全的社会化对策第37-44页
 3.1 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探讨第37-39页
 3.2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体系设计第39-42页
  3.2.1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体系的结构第39-41页
  3.2.2 道路交通安全的学校教育体系第41-42页
 3.3 全社会的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第42-44页
第4章 客运安全的行业监管体系设计第44-66页
 4.1 客运线路安全审计体系第44-53页
  4.1.1 客运线路安全审计的关键第44-46页
  4.1.2 客运线路及路段安全等级评定第46-50页
  4.1.3 客运线路路况信息共享第50-51页
  4.1.4 客运线路危险路段整治第51-53页
 4.2 营运客车安全等级评定与投放第53-54页
  4.2.1 营运客车安全等级评定第53页
  4.2.2 营运客车投放规则第53-54页
 4.3 营运驾驶员的行业监管第54-58页
  4.3.1 受训资格鉴定第55-56页
  4.3.2 从业考试监督第56页
  4.3.3 安全信誉公示第56-57页
  4.3.4 安全等级评定第57页
  4.3.5 生产关系绑定第57页
  4.3.6 从业资格审验第57-58页
 4.4 客运公司安全等级评定与经营资格管理第58-62页
  4.4.1 客运公司安全等级评定第58-62页
  4.4.2 客运公司经营资格管理第62页
 4.5 客运站安全的行业监管第62-65页
  4.5.1 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第62-63页
  4.5.2 客运站安全等级评定第63-65页
 4.6 其它从业单位的行业监管第65-66页
第5章 客运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与方法第66-75页
 5.1 客运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第66-67页
 5.2 客运企业的利益协调与制度建设第67-69页
  5.2.1 客运企业内部的利益协调第67-68页
  5.2.2 客运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探讨第68-69页
 5.3 客运企业安全生产的信息与设备保障第69-71页
  5.3.1 客运企业的信息保障第69-70页
  5.3.2 客车技术状况控制体系第70-71页
 5.4 客运企业安全生产的人员保障第71-75页
结论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校人力资源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下一篇:超市介入生鲜农产品经营及其对产业链的影响--相关实践案例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