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教学法和教学组织论文--实习论文

教学活动若干环境因子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目录第8-11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研究概述第13-21页
 (一) 声音第13-14页
 (二) 光线第14页
 (三) 颜色第14-15页
 (四) 温度第15页
 (五) 班级规模第15-18页
 (六) 座位编排第18-19页
 (七) 标语第19-21页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第21-25页
 (一) 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与班级规模的关系第21-22页
 (二) 教室内张贴元认知标语对学生元认知能力及学习成绩的影响第22-25页
第三章 实验方法第25-28页
 (一) 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与班级规模关系的实验第25-26页
  1 、 被试第25页
  2 、 实验器材第25页
  3 、 实验方法第25页
  4 、 实验程序第25-26页
 (二) 教室内张贴元认知标语与学生元认知能力及常识课成绩关系的实验第26-28页
  1 、 被试第26页
  2 、 实验材料第26页
  3 、 实验方法第26页
  4 、 实验程序第26-28页
第四章 结果和分析第28-47页
 (一) 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与班级规模的关系第28-32页
  1 、 各类教室全年CO_2浓度变化第28-30页
  2 、 教室内课末CO_2浓度与诸因素的关系第30-32页
  3 、 大学教室课末CO_2浓度的预测模型第32页
 (二) 教室内张贴元认知标语与学生元认知能力及常识课成绩的关系第32-47页
  1 、 期中各班学生元认知和常识课成绩比较第32-37页
  2 、 期末各班学生元认知和常识课成绩比较第37-43页
  3 、 教室内是否张贴元认知标语和学生类型(学优生和学困生)的交互作用第43-47页
第五章 讨论和结论第47-53页
 (一) 讨论第47-51页
  1 、 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与班级规模的关系第47-48页
  2 、 教室内张贴元认知标语与学生元认知能力及常识课成绩的关系第48-51页
 (二)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附录第59-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铁砂制备尖晶石型铁氧体基微波吸收材料
下一篇: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与人才支撑体系互动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