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引言第10-16页
第一章 符号/印迹第16-71页
 第一节 文字与逻格斯中心主义第16-25页
  1、 逻格斯中心主义第16-18页
  2、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第18-25页
 第二节 德里达与现代意义理论与符号理论第25-56页
  1、 胡塞尔的“观念性存在”第27-40页
  2、 海德格尔对存在基础的认识第40-45页
  3、 列维·斯特劳斯及结构主义第45-54页
  4、 弗洛伊德对心智结构的分析第54-56页
 第三节 德里达的延异与意义的批判第56-71页
  1、 存在/非在第56-60页
  2、 延异与播撒(文字学理论)第60-66页
  3、 逻格斯与意识形态第66-71页
第二章 作品/本文第71-119页
 第一节 意义与可重复性第71-92页
  1、 奥斯汀、塞尔与语境第71-80页
  2、 现象学与解释学第80-92页
 第二节 解构批评:读者与文本第92-112页
  1、 接受理论第92-98页
  2、 德里达的阅读策略第98-106页
  3、 作为写作的批评第106-112页
 第三节 可写的文本与后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第112-119页
第三章 文学/文化第119-153页
 第一节 文学:面向语言自身第119-132页
  1、 文学与哲学之争第119-128页
  2、 文学:面向语言自身第128-132页
 第二节 人的考察:思维/存在二元对立模式从对立到消解第132-141页
  1、 思维/存在对立模式下的人文精神第132-134页
  2、 二元对立模式消解时代的主体第134-141页
 第三节 结论与后果:后现代主义文学与文化第141-153页
余论第153-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1页
后记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公路环境景观恢复工程研究--以湖南省耒宜高速公路南段为例
下一篇:生态文学:存在困境的艺术显现,精神革命的审美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