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漂白废水污染控制的研究进展 | 第1-26页 |
1.1 漂白废水的污染控制 | 第11-13页 |
1.2 生物制浆 | 第13-16页 |
1.2.1 降解木素的微生物和酶 | 第13-15页 |
1.2.2 生物制浆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 生物漂白 | 第16-22页 |
1.3.1 白腐菌的直接漂 | 第16-18页 |
1.3.2 半纤维素酶生物漂白 | 第18-19页 |
1.3.3 木素过氧化物酶(LiP)的生物漂白 | 第19-20页 |
1.3.4 锰过氧化物酶(MnP)的生物漂白 | 第20-21页 |
1.3.5 漆酶(Laccase)的生物漂白 | 第21-22页 |
1.4 白腐菌在漂白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1.4.1 白腐菌直接处理漂白废水 | 第22-24页 |
1.4.2 木素降解酶系处理漂白废水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木素降解菌的筛选和氯酚生物降解研究 | 第26-36页 |
2.1 前言 | 第26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2.2.1 菌种采集 | 第26页 |
2.2.2 培养基 | 第26-27页 |
2.2.3 方法 | 第27-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2.3.1 木素降解菌的筛选 | 第29-30页 |
2.3.2 菌落直径和变色圈直径的比值测定(d_1/d_2) | 第30页 |
2.3.3 木素降解实验 | 第30-31页 |
2.3.4 木素降解菌株在漂白废水中的生长情况 | 第31-33页 |
2.3.5 氯代酚类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 第33-34页 |
2.4 结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白腐菌漂白废水脱色条件及动力学研究 | 第36-57页 |
3.1 前言 | 第36页 |
3.2 材料和方法 | 第36-38页 |
3.2.1 菌种来源 | 第36页 |
3.2.2 培养基 | 第36-37页 |
3.2.3 方法 | 第37-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55页 |
3.3.1 漂白废水高效脱色菌的筛选 | 第38-39页 |
3.3.2 F7、F9、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菌漂白废水脱色比较 | 第39-40页 |
3.3.3 漂白废水白腐菌脱色条件的研究 | 第40-45页 |
3.3.3.1 碳源对漂白废水脱色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3.2 氮源对漂白废水脱色率的影响 | 第41-43页 |
3.3.3.3 Mn~(2+)浓度对漂白废水脱色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3.4 pH值对漂白废水脱色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4 脱色处理对漂白废水的去毒作用 | 第45页 |
3.3.5 漂白废水组分分析 | 第45-49页 |
3.3.5.1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第45-46页 |
3.3.5.2 白腐菌处理漂白废水的GC-MS分析 | 第46-49页 |
3.3.6 白腐菌漂白废水脱色动力学研究 | 第49-55页 |
3.3.6.1 白腐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及脱色率变化研究 | 第49-50页 |
3.3.6.2 生长速率与脱色速率关系的研究 | 第50-52页 |
3.3.6.3 底物-白腐菌降解关系模型 | 第52-53页 |
(1) 菌体生长动力学 | 第52页 |
(2) 底物消耗动力学 | 第52-53页 |
3.3.6.4 模型参数计算与动力学模型分析 | 第53-55页 |
3.4 结论 | 第55-57页 |
第四章 白腐菌在碱法麦草浆漂白预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第57-76页 |
4.1 前言 | 第57页 |
4.2 原材料和方法 | 第57-59页 |
4.2.1 原材料 | 第57页 |
4.2.2 方法 | 第57-5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9-74页 |
4.3.1 碱法麦草浆漂白HGX菌预处理条件的优化 | 第59-66页 |
4.3.1.1 不同碳源对碱法麦草浆漂白HGX菌预处理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1.2 不同氮源对碱法麦草浆漂白HGX菌预处理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1.3 碱法麦草浆漂白HGX菌预处理最佳碳源、氮源和Mn~(2+)用量的研究 | 第61-63页 |
(1) 试验设计和结果 | 第61-62页 |
(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和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62-63页 |
4.3.1.4 碱法麦草浆漂白纸浆浓度对HGX菌预处理的影响 | 第63-64页 |
4.3.1.5 碱法麦草浆漂白培养时间对HGX菌预处理的影响 | 第64-66页 |
4.3.2 HGX菌预处理碱法麦草浆成分分析 | 第66-71页 |
4.3.2.1 HGX菌预处理纸浆Klason木素的变化 | 第66页 |
4.3.2.2 HGX菌预处理纸浆水溶组分的紫外吸收变化 | 第66-67页 |
4.3.2.3 HGX菌预处理纸浆各组分红外光谱分析 | 第67-71页 |
4.3.3 HGX菌预处理碱法麦草浆后续漂白的研究 | 第71-74页 |
4.3.3.1 HGX菌预处理后续化学漂白工艺 | 第71-72页 |
4.3.3.2 HGX菌预处理对碱法麦草浆后续漂白浆白度的影响 | 第72-73页 |
4.3.3.3 HGX菌预处理对碱法麦草浆后续漂白废水组分的影响 | 第73页 |
4.3.3.4 HGX菌预处理对碱法麦草浆后续漂白纸浆打浆性能的影响 | 第73-74页 |
4.4 结论 | 第74-76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论 | 第76-78页 |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录 发表业绩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