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发变组微机保护的理论研究 | 第10-14页 |
·国内外发变组微机保护的发展过程 | 第10-11页 |
·微机发变组保护的理论研究 | 第11-13页 |
·数字式发变组保护的热点问题探讨 | 第13-14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2 三峡发电机保护配置和方案研究 | 第15-29页 |
·三峡机组发电机保护简介 | 第15-19页 |
·三峡工程简介 | 第15页 |
·发电机保护的双重化 | 第15-17页 |
·三峡VGS机组SIEMENS发变组保护的配置 | 第17-19页 |
·三峡发电机主保护配置分析 | 第19-22页 |
·三峡左岸电站机组的主保护选择 | 第19页 |
·SIMENS发电机主保护运行特点 | 第19-20页 |
·发电机主保护配置分析 | 第20-22页 |
·三峡发电机后备保护配置 | 第22-24页 |
·负序电流保护 | 第22页 |
·低压过流保护 | 第22-23页 |
·低阻抗保护 | 第23页 |
·失灵保护 | 第23-24页 |
·三峡发电机异常运行保护配置 | 第24-28页 |
·定子接地保护 | 第24-25页 |
·转子接地保护 | 第25页 |
·逆功率保护 | 第25页 |
·失磁保护 | 第25-26页 |
·失步保护 | 第26-27页 |
·过电压保护 | 第27页 |
·过激磁保护 | 第27页 |
·定子过负荷保护 | 第27-28页 |
·非电量保护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3 机组逆功率保护的应用研究 | 第29-37页 |
·大型水电机组安装逆功率保护的必要性和保护原理 | 第29-31页 |
·逆功率运行对大型水轮机的危害 | 第29-30页 |
·逆功率保护的原理、动作特性和技术指标 | 第30-31页 |
·三峡电厂安装逆功率保护的原因 | 第31-32页 |
·二滩电站对于逆功率保护的尝试 | 第31页 |
·三峡电厂安装逆功率保护的原因 | 第31-32页 |
·三峡机组逆功率保护的定值整定和改进分析 | 第32-36页 |
·三峡机组逆功率保护的整定 | 第32-33页 |
·逆功率保护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33-35页 |
·逆功率保护动作出口方式的改进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4 三峡机组转子接地保护的改进 | 第37-51页 |
·转子接地保护概述 | 第37-38页 |
·发电机转子接地的原因 | 第37页 |
·转子接地的危害 | 第37页 |
·转子接地保护的分类 | 第37-38页 |
·三峡电厂应用过的几种转子接地保护装置分析 | 第38-47页 |
·SIEMENS 1.5Hz叠加方波电压式转子一点接地保护 | 第38-42页 |
·ABB 12.5Hz注入式转子一点接地保护 | 第42-43页 |
·ABB YWX111-11型电桥式转子一点接地保护 | 第43-45页 |
·许继的乒乓式开关切换原理转子一点接地保护 | 第45-46页 |
·三峡机组目前应用的2种转子接地保护的性能对比 | 第46-47页 |
·转子一点接地保护在三峡机组上的应用与改进 | 第47-50页 |
·ALSTOM机组转子接地保护的改进 | 第47-49页 |
·三峡电厂对转子接地保护注入源和保护出口方式的改进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5 多分支发电机中性点电流互感器安装位置的探讨 | 第51-58页 |
·中性点电流互感器发热造成保护误动 | 第51-53页 |
·中性点电流互感器过热的原因分析 | 第53-56页 |
·针对中性点电流互感器过热采取的临时处理措施 | 第54页 |
·中性点电流互感器过热原因分析 | 第54-55页 |
·三峡电厂解决中性点电流互感器温度过高的改进措施 | 第55-56页 |
·大型水电机组中性点电流互感器安装位置的探讨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6 三峡机组轴电流和非电量保护的应用分析 | 第58-63页 |
·三峡机组轴电流保护的应用分析 | 第58-61页 |
·轴电压和轴电流 | 第58-59页 |
·三峡电厂轴电流保护的应用及改进 | 第59-61页 |
·非电量保护分析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