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种植机械论文--播种机论文

水稻芽种直播机排种器试验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 研究背景第10-17页
   ·水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10页
   ·水稻的主要种植方式第10-11页
   ·水稻直播技术及芽播的优点第11-12页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第12-13页
   ·国内外水稻精密直播机研究发展状况第13-15页
     ·国外水稻精密直播机械研究状况第13-14页
     ·国内水稻精密直播机械研究状况第14-15页
   ·国内外排种器研究的现状第15-17页
     ·机械式排种器第15-16页
     ·气力式精密排种器第16页
     ·电磁振动式排种器第16-17页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3 研究的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水稻破胸芽种的物料特性试验第19-31页
 1 试验品种第19-20页
 2 试验处理方法第20页
 3 水稻破胸芽种物理特性的测试第20-24页
   ·水稻破胸芽种的三轴尺寸第20-22页
     ·试验材料第21页
     ·试验设备第21页
     ·试验方法第21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1-22页
   ·水稻破胸芽种千粒重第22-24页
     ·试验材料第22页
     ·试验设备第22页
     ·试验方法第22-23页
     ·试验结果第23-24页
 4 水稻破胸芽种散粒体特性第24-30页
   ·水稻破胸芽种休止角第24-25页
     ·试验材料第24页
     ·试验设备第24页
     ·试验方法第24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4-25页
   ·水稻破胸芽种滑动摩擦角第25-27页
     ·试验材料第25页
     ·试验设备第25-26页
     ·试验方法第26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6-27页
   ·水稻破胸芽种内摩擦角第27-30页
     ·试验材料第28页
     ·试验设备第28页
     ·试验方法第28-29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9-30页
 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偏心顶杆排种器运动与受力分析第31-41页
 1 芽种的运动轨迹第31-32页
 2 运动分析第32-34页
   ·连杆与推种杆铰结点的运动分析第32-33页
   ·推种杆与芽种接触点的运动分析第33-34页
 3 受力分析第34-39页
   ·充种机理第35-39页
     ·芽种向型孔靠近的受力分析第35-37页
     ·芽种充入型孔的受力分析第37页
     ·充种极限速度第37-39页
   ·投种过程芽种运动与受力分析第39页
 4 讨论与分析第39-41页
第四章 偏心顶杆排种器结构设计与分析第41-49页
 1 排种器方案的选择第41-42页
   ·滑块顶杆式第41页
   ·凸轮顶杆式第41-42页
   ·双曲柄式精量播种排种器第42页
 2 偏心顶杆排种器工作原理第42-43页
 3 结构设计与分析第43-47页
   ·排种轮第43-44页
   ·型孔的形状及尺寸第44-46页
   ·偏心轴与偏心距离第46页
   ·偏心连杆第46-47页
   ·清种毛刷滚轮第47页
   ·罩壳第47页
 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五章 播种试验台的设计第49-57页
 1 试验台的方案分析第49-50页
 2 结构设计第50页
 3 试验台工作原理第50-55页
   ·播种试验台控制原理第50-51页
   ·传动方案选择第51页
   ·速度控制及动力选择第51-52页
     ·输送带电机选择第51页
     ·排种器及排沙器电机选择第51-52页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52-55页
     ·变频器控制第52-53页
     ·变频器控制VB程序设计第53-54页
     ·排种器及排沙器VB程序设计第54页
     ·播种机实验台控制面板界面第54-55页
 4 讨论与分析第55-57页
第六章 播种性能的试验研究第57-67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57-59页
   ·试验材料与预处理第57页
   ·试验样机第57页
   ·测试仪器第57页
   ·试验方法第57-59页
 2 单因素试验第59-62页
   ·试验水平处理方法第59页
   ·排种性能试验结果分析第59-62页
     ·转速对排种性能的影响第59-60页
     ·型孔形状对排种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型孔深度对排种性能的影响第61-62页
     ·孔径大小对排种性能的影响第62页
     ·芽种外形尺寸对排种性能的影响第62页
 3 正交试验第62-66页
   ·试验水平的选择第63页
   ·正交试验表的选择及表头设计第63页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3-66页
 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附录A 播种试验台电路图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作者简介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热激转录因子(HSF)的分离及HSP70基因功能的RNAi分析
下一篇:偏心齿轮分插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及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