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2页 |
1 松材线虫及其危害 | 第13-16页 |
·分类地位 | 第13页 |
·形态特征 | 第13页 |
·起源与分布 | 第13-14页 |
·生活史 | 第14-15页 |
·寄主范围及为害症状 | 第15页 |
·松材线虫病的防治 | 第15-16页 |
2 热激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16-27页 |
·热激转录因子的基本结构 | 第17-19页 |
·热激转录因子进化类型及功能 | 第19-24页 |
·HSF1 | 第19-21页 |
·HSF2 | 第21-22页 |
·HSF3 | 第22-23页 |
·HSF4 | 第23-24页 |
·热激转录因子的转录调控 | 第24-27页 |
·HSF的三聚化 | 第24页 |
·HSF的核定位 | 第24-25页 |
·HSF的磷酸化 | 第25页 |
·Hsp对HSF的反馈调节 | 第25-27页 |
3 RNAi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RNAi的发现 | 第27-28页 |
·RNAi的机制 | 第28-29页 |
·RNAi技术的应用 | 第29-30页 |
·RNAi与C.elegans | 第29页 |
·RNAi研究操作技术 | 第29-30页 |
·RNAi在防治线虫病害上的应用 | 第30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0-32页 |
第二章 松材线虫HSF1基因的克隆 | 第32-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41页 |
·材料 | 第32-33页 |
·供试材料 | 第32页 |
·主要试剂和酶类 | 第32页 |
·培养基 | 第32-33页 |
·常用试剂配制 | 第33页 |
·方法 | 第33-41页 |
·松材线虫的培养与分离 | 第33页 |
·总RNA提取 | 第33-34页 |
·cDNA的合成 | 第34-35页 |
·内参检测 | 第35-36页 |
·HSF1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36页 |
·扩增片段的回收,克隆、测序 | 第36-38页 |
·RACE全长cDNA的克隆 | 第38-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RNA的质量 | 第41-42页 |
·内参检测 | 第42-43页 |
·HSF基因保守片段扩增结果 | 第43-44页 |
·HSF基因RACE结果 | 第44-46页 |
·序列分析 | 第46-47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7-48页 |
第三章 松材线虫热激蛋白基因(Bx-hsp-70)功能的RNAi分析 | 第48-6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9页 |
·材料 | 第48页 |
·供试材料 | 第48页 |
·主要试剂和酶类 | 第48页 |
·直接干扰方法 | 第48-57页 |
·引物设计 | 第48-52页 |
·总RNA的提取及cDNA模板的制备 | 第52页 |
·热激蛋白基因(Bx-hsp-70)部分片段的克隆 | 第52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2-53页 |
·LITMUS28i表达载体的质粒提取 | 第53-54页 |
·cDNA线性模板的制备及纯化 | 第54-55页 |
·体外转录合成dsRNA及dsRNA的纯化 | 第55-56页 |
·dsRNA处理线虫 | 第56页 |
·RNAi表型分析 | 第56页 |
·繁殖力影响实验 | 第56页 |
·转录分析 | 第56-57页 |
·交叉干扰方法 | 第57-59页 |
·引物设计、总RNA的提取及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57页 |
·HT115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57-58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8页 |
·dsRNA的诱导、检测 | 第58-59页 |
·秀丽隐杆线虫的培养及同步化 | 第59页 |
·秀丽隐杆线虫的实验处理及RNAi及表型观察 | 第5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9-67页 |
·直接干扰结果与分析 | 第59-65页 |
·PCR扩增结果及ds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9-61页 |
·Hsp70基因的RNAi表型分析结果 | 第61-64页 |
·dsRNA处理对线虫繁殖力的影响 | 第64页 |
·RT-PCR分析 | 第64-65页 |
·交叉干扰结果与分析 | 第65-67页 |
·dsRNA的诱导和鉴定 | 第65-66页 |
·dsRNA处理表型观察 | 第66页 |
·dsRNA对秀丽隐杆线虫繁殖能力的影响 | 第66-67页 |
3 讨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附录A:缩略词表 | 第76-77页 |
附录B: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作者简介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