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绪论第7-19页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7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7-14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8-11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4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第14-16页
     ·“股权分置及股权分置改革”的概念第14-15页
     ·“上市公司”的概念第15页
     ·“高级管理人员”的概念第15-16页
     ·“股权激励”的概念第16页
   ·本文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第16-19页
     ·主要内容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创新之处第17-19页
第2章 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第19-25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19-20页
   ·人力资本理论第20-21页
   ·管理激励理论第21-25页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第21-22页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第22-23页
     ·弗鲁姆——期望理论第23页
     ·亚当斯——公平理论第23-25页
第3章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效果的比较第25-42页
   ·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分析第25-30页
     ·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第25页
     ·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第25-28页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情况的总体评价第28-30页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的现状第30-31页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实证分析第31-42页
     ·研究方法、样本选择及模型设计第31-34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4-42页
第4章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各激励方案激励效果的分析比较第42-45页
   ·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分析第42-43页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分析第43-45页
     ·股权分置改革后限制性股票激励分析第43页
     ·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期权激励分析第43-45页
第5章 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的评价第45-49页
   ·优点第45-46页
     ·股权激励制度的法规制约因素逐一解除第45页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增强第45页
     ·股权激励计划纷纷出台第45-46页
   ·目前仍存在的问题第46-49页
     ·股权激励方案中的期权行权价或股票认购价过低第46页
     ·不完善的证券市场弱化了股价和公司业绩之间的关联性第46-47页
     ·大量运用股票期权模式可能导致股权激励流产第47页
     ·股权激励的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第47页
     ·价值分配欠均衡,高管激励幅度过于优厚第47-48页
     ·内部监控机制缺位第48-49页
第6章 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的对策第49-53页
   ·完善股权激励相关政策法规第49页
   ·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形成合理的股票价格第49-50页
   ·完善评价指标,形成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第50-51页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大信息披露,实现联合监督第51-52页
   ·加快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培育职业企业家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古村落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国有企业并购后的组织结构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