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内容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引言第11-16页
 (一) 论文选题依据第11-12页
  1.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理论基础.第11-12页
  2.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依据.二第12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方面第12页
  2. 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方面.二第12-14页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方面.二第14页
 (三) 主要研究方法第14-15页
  1. 访谈调查法第15页
  2.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3. 比较联系法第15页
 (四) 选题研究意义第15-16页
  1.理论意义第15-16页
  2. 现实意义第16页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第16-20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的厘定第16-17页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特点第17-19页
  1. 多层次与多维度的统一第17-18页
  2. 外显性与内隐性的统一第18页
  3. 短期性与长期性的统一第18页
  4. 滞后性和持久性的统一第18-19页
 (三) 实效性与相近范畴的区别和联系第19-20页
  1. 实效性与实用第19页
  2. 实效性与效率第19页
  3. 实效性与效能第19-20页
  4. 实效性与效益第20页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表现第20-23页
 (一) 知行不统一,社会责任感弱第21-22页
 (二) 心理素质比较脆弱第22页
 (三) 诚信意识有所缺失第22-23页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分析二第23-32页
 (一) 社会环境的影响第23-29页
  1. 国际环境的影响第24页
  2. 国内环境的影响第24-29页
 (二) 教育者及教育方法的影响第29-30页
  1. 教育者自我定位的失当第29页
  2. 教育者自身素质不高第29-30页
  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第30页
 (三) 受教育者自身因素的影响第30-32页
  1. 受教育者思想认识的偏差第30-31页
  2. 受教育者固有知识的障碍第31页
  3. 受教育者对受动地位不悦第31-32页
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第32-46页
 (一) 科学定位,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第32-34页
  1. 树立主体性的教育理念第32-33页
  2. 树立人本化的教育理念第33-34页
  3. 树立服务化的教育理念第34页
 (二) 理论教育,巩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第34-37页
  1. 科学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地位.第34-35页
  2. 创新教育载体和教育方法第35-36页
  3. 加强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第36-37页
 (三) 环境熏陶,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第37-41页
  1.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第37-38页
  2. 积极建设媒介环境第38-39页
  3. 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第39-41页
 (四) 榜样教育,加强教育者素质建设第41-46页
  1. 提高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第42页
  2. 完善教育者的知识储备第42-43页
  3. 培养教育者的教师爱心第43-46页
结语第46-47页
附录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规律探析
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创新研究